查看原文
其他

清明节|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本是好心将介子推逼出来报答他,便下令大火烧山。未曾想,介子推解决不出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于是又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现今的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UERS如何过清明节吧。





踏青篇



清明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

在这春暖花开之际,我们本相约一起外出踏青,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要尽可能避免外出,好在学校也是春意盎然,绿树成荫,花香氤氲,又经历了近一周的春雨洗礼后,变得更加可爱宜人。不少同学都趁着雨过天晴选择出门踏青,在校园的小亭里小憩、沐浴阳光、拍照打卡、信步漫游......“心中若有桃花园,何处不是水云间”。

对此,人文学院陈娅娅同学也分享了踏青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喜欢在晨磬广场和朋友一起去拍照、散步,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整个人变得很轻松自在。也发现了很多平时没有注意的风景以及很独特的地方,拥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基地。这或许就是‘将生活节奏慢下来,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扫墓篇



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数科(软件)学院莫生泉同学分享道:“每逢清明都会和家人一起去扫墓,而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回不了家,虽然非常遗憾,但是现如今新兴的“云祭祀”很好地满足了我在学校也可以祭拜先人。在这种特殊时期,我们更应该严格遵守学校疫情防控的规章制度,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云祭祀”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的祭祀方式,它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网络上,方便我们随时随地祭奠先人缅怀先烈。在疫情特殊期间,希望大家多用“云祭祀”来祭拜祖先,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





青团篇


青团又称清明粑、艾叶粑粑、菠菠粿、暖菇包、艾草青团等等,大约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每逢清明几乎都要蒸青团,有的采用浆麦草制作,也有的采用青艾汁制作等等,虽然青团流传千百年,制作食材不同,但外形一直没有变化。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用作祭祀,但它作为祭祀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而是成了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小吃,人们踏青时的干粮。

人文学院洪启会同学表示:“一年之中只有清明节才能吃到妈妈做的青团,今年虽不能回家过清明,吃不了青团,但是相信记忆中的味道会一直在,晚一点品尝也没关系。”青团不仅仅作为祭祀品和小吃,更代表着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





清明习俗

 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而清明祭祖是我们与祖先的一种生命交流仪式,是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传统美德,是祈求平安喜乐的美好祝愿。

由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有效阻断和防止疫情扩散,多地开始倡导清明不外出、文明祭祀,鼓励“云祭扫”、“云踏青”。不一样的祭扫方式,一样的缅怀深情。

相信在这春暖花开到来之季,疫情终将散去。





END

往期推荐


闽院青春晨磬 | 全媒有你,正青春


你的专属MJU小瓶子上线啦!


网课云春游 | 速来!寻找春日小精灵


跆拳道协会 | 我们的青春 因磨砺而精彩



本期编辑丨全媒体中心 杨明凯

图片来源丨网络 全媒体中心美工部 陈嘉敏

本期文案丨全媒体中心记者团 顾秋红 林雪珍 刘念念

●投稿邮箱:mjubbs@qq.com

●微博:@闽院青春晨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