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北省滦南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四月月考语文试题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试题仓库2018年6.1-7.5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仓库2018年6月1日前全部语文试题  3.2018年5月全部数学英语理综文综试题 4.数英理综文综2018年6月全部试题


滦南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月考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2.作选择题时,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凃其他答案标号。

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绚丽(xuàn)   本埠(bù)      梦魇(yǎn)        乳臭未干(chòu)

B.  赦免(shè)    模具(mú)     逡巡(qūn)        弱不禁风(jīn)

C.游说(shuì)    愤懑(mèn)     逶迤(yí)         余勇可贾(jiǎ)

D.泅渡(qiú)     坍圮(pǐ)       泊车(bò)        否极泰来(p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3分)

A.彷徨   愁怨   寂寥静默   凄婉惆伥

B.顾盼   精捍   步履稳健   风神潇洒

C.睿智   禀赋   崇高品质   趋善避恶

D.辩难   商榷   典藉满架   旁稽博采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中国女排联赛第15轮,江苏女排大比分落后,一直在替补席的惠若琪上场,率队逆转拿下比赛,这说明她在队内的核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②我们不得不承认,电脑的普及让我们很多人失去了写好一段文字的能力,常常是写一篇个人介绍也文不加点,词汇贫乏,甚至还出现错别字。

③他的父母都是体育爱好者,休闲时常去打羽毛球、游泳,耳濡目染下,他对体育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学时报了体育新闻专业。

④有的书读了是消遣,而有的书读了则能让人深思,那种对人性阴暗面的揭示,会令人如芒在背,会让人禁不住叩问自己的内心。

⑤时下,国学热不断升温,针对这一现象,文学院特意组织了一次讨论会,同学们的发言虽是一孔之见,但也给了我们不少启发。

⑥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们很多人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心,可是仍然有少部分人,细大不捐,不肯拿出即使是一点点的钱财来。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对于校园里时不时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凌事件,很多人都是漠不关心,直到出现严重后果,才会被人们重视。

B.很多人都知道气候变暖主要源于老旧汽车和大型工业设施的废气排放造成的,却并不知道,饮食习惯也影响着气候变化。

C.这些大学毕业又虚心向老师傅请教的“淘粪男孩”,既有学历又有技能,尽管没有“小白领”那样舒适的工作环境,却具备“大蓝领”所需要的工匠精神。

D.教育部表示,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是为了实现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在得知自己获得大赛一等奖的消息后,王教授激动地说:“老朽退休多年还能获此殊荣,感谢诸位的厚爱。”

B.到了离别的时刻,张悦拿着李楠送他的照片说:“老同学,你送我的这张照片见证了咱俩的友情,我一定惠存。”

C.笔者仅是谈一谈自己的浅知拙见,当然,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需要我解答的,我也会倾其所有,不吝赐教的。

D.新搬来的邻居很是活泼热情,经常会请一些朋友在家中聚会,每次他都会喊我一声:“来吧,欢迎叨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中国传统司法智慧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孕育的产物,对中国传统司法文明的演进起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人道性、正义性更是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儒家、法家是两个影响深远的学派,其司法智慧也对司法实践影响颇巨,而且在今日仍有重要借鉴价值,可为现代司法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精神资源和制度资源。

“德主司法”是指以道德精神主导司法,它体现了儒家学派的司法智慧。儒家道德有着丰富的内容,但大略言之,以“仁道”为核心和主流。“仁道”,即仁爱之道,强调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特别是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这与现代的人道主义理念也有相通之处。应该指出,儒家的仁道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此种影响亦及于传统司法制度,如录囚、直诉、赦宥、存留养亲、死刑覆奏、死刑监候等,无不体现了一定的仁道精神。虽然封建司法制度在整体上仍然偏于严酷,但上述制度的创设却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其严酷性,而显示了某种人道温情。

德主司法既然是让道德主宰司法,当然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或者说必须具备人道情怀,儒家经典提倡的“好生之德”就是例证,它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绝对不可嗜血成性,无视人的生命尊严,靠“刑杀”树威。在儒家看来,一切反仁道的司法活动都应受到道义的谴责。另外,司法人员还应当具备敬(严肃认真)、慎(小心谨慎)之类的道德素质,严肃认真、小心谨慎地对待司法活动.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责任司法意味着司法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出了错案必须承担责任。在法家思想中,责任司法的理论源于责任行政的理论,因为当时的司法权与行政权不分家。责任行政的理论要求行政执法主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为此,秦朝制定了完善的监察制度,对行政执法进行严密的监察,对执法主体的违法行为进行追究。根据当时的体制,司法权只是行政权的一部分,因此,对行政权的监察也包括了对司法权的监察,监察主体如果发现司法人员存在徇私枉法、司法不公问题,自然会对其加以惩戒。可以说,监察制度是当时司法责任制得以确立的前提。秦朝的司法责任制具有开创性,其法典《秦律》中规定的“不直”“纵囚”“失刑”等罪名就是例证。

责任司法也是一种“治吏”司法,法家提倡“明主治吏不治民”(实际意思是治吏重于治民),要求将整治官员作风纳入法治化轨道。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吏”是当时的底层官员,数量庞大,又与民众有着广泛的接触,其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到官府在民众中的形象,也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利益诉求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法家才将治国的重点和政治的起点放在“治吏”上。

               (摘自崔永东《传统法律文化孕育的司法智慧》)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传统司法智慧对中国传统司法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作用,并促进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形成。

B.儒家思想以“仁道”为核心,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这与现代人道主义理念深相契合。

C.“录囚”“直诉”等法律制度的存在,说明我国封建司法制度是人性化的,充满温情的。

D.法家倡导“治吏”的一个原因是底层官员们的行为作风直接关乎民众的利益和社会稳定。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主要从儒家、法家入手,论述了它们所传达出的司法智慧对后世司法实践产生的深远影响。

B.二、三两段,主要围绕儒家思想对传统司法制度的影响和对司法人员的道德要求两个层面展开论述。

C.第四段由责任司法理论的源头责任行政理论人手,论述了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D.论述中引用了儒、法两家的相关思想和许多古代司法制度中的罪名名词,使得论述有理有据。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儒家的“仁道”思想对中国传统司法制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影响着司法人员对自我的道德要求。

B.儒家的“德主司法”要求司法人员必须具备人道主义情怀,司法行为一旦有违仁道都应受到道义的谴责。

C.在秦朝,执法主体必须接受监察主体的监督,监察主体有权对司法人员的徇私枉法等行为进行追究或惩戒。

D.法家的“责任司法”将整治官员作风纳入法治化轨道,在司法进程中走在了道德司法的前列。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共19分)

唐璘,字伯玉,古田人。嘉定十年举进士,调吴县尉,有杀人于货挟其舟亡者,有司求贼急,屠者自告吾儿实杀之,儿亦自诬伏。璘问舟安在钱何用其辞差为缓之果得贼太湖与舟俱至举县感服县有势家治圃,将凿渠通舟,缪言古有渠,常平使者主之。璘视故籍,则诚民田也,力争,迕使者意,移监县税。璘遂以直闻。

辟淮东运司催辖纲运官。属出师楚州,尽瘁焉。捷闻,以金人据淮阴,欲乘势取之。璘言:“捷奏多夸,讵①得信乎?我士疲丁困,可一拔得乎?”不听,制司耻楚城之捷自赵范与葵②出,议赎淮阴二城为功。洎闻金变,即转攻之,我师死伤者六万,璘在兵间愤之,著《谠论》,直书其事上之。

擢监察御史,台吏且至,璘皇骇趋避不敢诣阙。母曰:“人言此官好,汝何得忧乎?”璘曰:“此官须为朝廷争是非,一违上意或迕权贵,恐重为大人累,何得不忧?”母曰:“而第尽言,吾有而兄在,忽忧。”璘拜谢,入就职。

首疏奏,帝嘉纳。璘感激知遇,自是弹击无所避,再疏:郑清文性懦而多私,党庇奸庸,臣受其改官举状,尝蒙荐之陛下,国事至此,不敢顾私。

时边事急,置四察访使,诏璘分建康、太平、池州、江西。璘揭榜马前,咨所部以利害,又戒土豪团结渔业水手、茶盐舟夫、芦丁,悉备燎舟之具,人人思奋,军声大振。

寻升直华文阁、知广州、广东经略安抚使。梅州寇作,璘示以威信,寇寻息。上章乞致仕,帝思见之,亟命入奏,擢太常少卿。寻丁内艰,璘居丧哀毁不食,久之疾革,卒。

璘立台仅百日,世谓再见唐介③,尽言无隐,帝益严惮之。居官大节,则母教之助为多。

                                  (选自《宋史·唐璘传》有删节)

注:①讵:难道。②赵范,南宋将,屡败金军。葵,范之弟。③唐介,北宋臣,为官清正廉明。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儿亦自诬伏                       伏:认罪

B.恐重为大人累                     累:  连累

C. 郑清文性懦而多私,党庇奸庸       党:党徒

D.寻丁内艰                         丁:  遭逢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璘问/舟安/在钱何用/其辞差/为缓之/果得贼太湖/与舟俱至/举县感服/

B.璘问/舟安/在钱何用/其辞差/为缓之/果得贼太湖与舟/俱至/举县感服/

C.璘问/舟安在/钱何用/其辞差/为缓之/果得贼太湖/与舟俱至/举县感服/

D.璘问/舟安在/钱何用/其辞差/为缓之/果得贼太湖与舟/俱至举县/感服/        

11.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璘能为民做主。为保护百姓田地,他极力争辩阻止有权势的人家开凿水渠通船,结果触怒了权贵被调离。

B.唐璘忠于职守。他调任淮东运司催辖纲运官,当时正遇上出兵楚州,他竭尽全力。他反对制司贪功冒进。

C.唐璘不徇私情。任监察御史时,弹劾不称职的官员没有避讳,就连曾经向皇帝举荐过他的人也不放过。

D.唐璘敢于直谏。他在任监察御史时,以前朝名臣为榜样,直言没有隐瞒,这是母亲对他的教育帮助的结果。            


12.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捷奏多夸,讵得信乎?我士疲丁困,可一拔得乎?(5分)


答:                                                                                                                                              


(2) 而第尽言,吾有而兄在,忽忧。(5分)


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2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赠乐天      刘禹锡

一别旧游尽,相逢俱涕零。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

痛饮连宵醉,狂吟满坐听。终期抛印绶,共占少微星。

【注】少微星:本事中国古代星官名,诗中喻指处士、隐士。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6分)

A.本诗为一首酬赠诗,标题中的“乐天”即白居易,与作者交情深厚,二人均屈遭贬谪,命运多舛。

B.首联写作者和白居易久别重逢,潸然泪下,想一同重游旧地,却发现旧地已不复存在,不禁感慨万千。

C.颔联用比喻手法,“冬青”树因冬月青翠而得名,诗中以“人之晚达”来喻“树似冬青”,生动贴切。

D.颈联“痛饮连宵醉”写二人重逢,连宵痛饮,一醉方休,“狂吟”二字写出了醉酒后的狂放之态。

E.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了作者的理想愿望。“印绶”运用了借代手法,代指仕途功名。

14.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共14分)


大萍

起初,谁也不敢在大先生面前,提“续弦”这档子事。

他明显地老了,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一头墨染似的乌发中有了星星点点的银针。夜里,常听到他咳嗽,吭吭地,声音很空,在寂静中传得很远,有一种,让人不忍的哀痛。当然,在白天他仍然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大先生”,重创和耻辱,最深刻的羞辱,没有改变他端正肃穆的夫子仪态。

四个儿女,最小的,只有两岁,还不懂事,时不时地,会迸出一句,“妈妈呢?”除了这个幼儿,再没有谁,在大先生面前,提起过这个女人。那孩子出麻疹是半年后的事,不想,竟把他奶妈给染上了,原来那乡下女人没出过疹子。大先生只好从家乡接来了自己年迈的姑母帮忙照料,那时,大先生的母亲也已经过世三年多了。姑母想,若是等自己再一死,这世上,就再没有谁,能主大先生的事,这世上,也再没有谁心疼这个男人了。姑母这样想着,心如刀绞,她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从家乡为大先生接来了一个女人,大萍。

这大萍,一切都和从前的那女人反着来。从前那女人是女秀才,女先生,这大萍,没上过学,没念过书,斗大的字不识一筐;从前那女人,巴掌大的小脸,杨柳细腰,这大萍,却是脸若银盆,肥臀粗腰,墩墩厚厚,磨盘一样撼,她不动。大先生哭笑不得,可这大萍,进门来二话不说,先抱起了大病中的孩子,把这没娘的幼儿裹在她肥厚温软的怀中,眼里流露出的,全是怜惜的神情。这一下,把大先生要说的话堵了回去。

那句话,那句拒绝的话,从此,再没有说出口,一辈子。[来源:学科网]

起初,这女人,大先生视而不见,只当她是没有。她出来进去,清早,用铜盆端来洗脸水,晚上,则是端来洗脚水。大先生在书房里看书,不管逗留到多晚,回到卧房,那一盆洗脚水就悉心悉意地等在那里了,并且,总是冒着热气。炕上,早已铺好了被褥,黄铜的汤婆子埋在棉被里,鼓鼓的,像孕妇的肚子。而几上,则是一壶热茶,那茶壶,套着保温的棉套,像穿了棉袄一样。棉套是用那种家织土布做的,红红的小格子,很拙,很亮,看着就让人一暖,是大先生家乡的风格。

渐渐地,这女人的气息就无处不在了。先是三岁的凌天,有一天,突然穿上了虎头鞋,戴上了虎头帽,兴奋地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把他写着“王”字、花红柳绿又拙又憨的老虎脚,伸给每一个人看。这只活生生的小老虎,在院子里,一晃,就晃了一个冬天。再后来,全家人都换上了家做的棉窝或是俗名”踢倒山”的布鞋,千层底,刷了桐油。每一双鞋里,还都垫着花红柳绿的鞋垫,上面绣着“富贵牡丹”“喜鹊登梅”“月宫折桂”,还有“万字不到头”。餐桌上常常会冒出一盘花馍,盘成各种花样,点着红绿的颜色,嵌着甜香的大红枣,这也是大先生家乡的面食。还有一碟红油辣椒,他们叫“油酥辣子”的,喷香红亮的一小碟,是三餐都少不了的,用来夹热馍吃,那也是大先生家乡最正宗的口味。这大萍,浑然不觉,却把这个家,这个宅院,用悉心悉意的日子填成了实心。

腊月里,雪一场接一场地下,屋檐下的冰凌,挂了有一尺多长,耳朵都快要冻掉了。可是屋子里却是暖洋洋的。炉中的炭火烧得毕剥响,上面坐着铜壶。酒枣开了封,漤好的柿子也开了封。那酒枣,是她秋天里一颗一颗挑选出来的,每一颗都端正漂亮。柿子则是她一层一层码在坛子里,码一层,中间放一个苹果。酒枣和柿子,都用白麻纸严严地封起来。如今开了封,满屋子酒香枣香,还有那一股温软奇特的果香扑面而来。氤氲着的果香气是专用来填那些还没填满的空隙的。酒枣和柿子盛在大盘子里,摆上了大先生书房窗下条案上,人一撩门帘走进来,熏风扑面。大先生一阵怅然,一阵心痛:从前,这个节令,那条案上供的是腊梅,或是水仙。他望着这些朴素的、红火的、实打实的果实,眼圈红了。

这一晚,她端来了洗脚水,转身离去时,大先生伸手拽住了她的胳膊。

“你不嫌我?”大先生开口说。

她鼻子一酸。

石头终于说话了,铁树终于开花了!

泪光慢慢蒙住了她的眼睛,她问道:

“嫌你啥?”

“老。”大先生哑着嗓子回答。

她摇头,眼泪流下来,她回身伸手抹了一把。这回身低头抹泪的动作,让大先生心头一恸:“傻女人哪!”他怜惜地想,他知道他一辈子会对这女人好。

那一晚,是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的时辰。外面,鞭炮声响成了一片,噼噼啪啪,十分嚣张热闹,是个喜庆的日子。

(节选自蒋韵《心爱的树》)

1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就给读者设置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全文情节更是一波三折,引入入胜。

B、大先生认可并接纳大萍,不是出于无奈,而是因为大萍深深地质朴、善良、厚道、隐忍。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如对洗脚水、汤婆子、棉套等的描写,体现了大萍对大先生细心的照顾。

D、大萍一开始就散发出由人内心而来的温暖,这不仅是爱的温度,也是生命的温度。


16.小说是如何塑造大萍这个人物的?请简要说明。(5分)





17.小说在一种热闹喜庆的氛围中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共9分)

材料一:

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人之后急刷下降,直至2014平起开始止跌趋稳。根据教育部数据,201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42万人,较2014年增加3万人。

全国高考人数的下降,一个重要原因是学龄学生人口的下降。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人口统计数据,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中国的出生人口在1990年达到峰值,超过2500万人,此后,全国新生婴儿数量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00年,从2001年至2014年,新生儿教量进入个平稳期,长期徘徊在每年1600万左右。根据适龄人口统计以及在校生存量分析,未来一个阶段,高考报名人数基本探底。截至目前(5月28日),包活北京、江苏、湖北、浙江等22个省(自治区)公布了2016年高考报名人数,13个省份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北京、辽宁、江苏等省份更是创下近年来的新低,河南、江西、新疆等省(自治区)高考报名人数则有不同程度上涨。然而,无论是高考报名人数下降还是上涨,各地高校招生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现象普遍存在。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了52.37万人,同比增加6.39万人,创历史新高。根据美国开放报告数据,2014-2015年赴美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达到了124552人,较前一年增长12.7%,且首次超过同期赴美读研究生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撼媒体报道,已有包括悉尼大学在内的数十所国外大学承认中国的高考成绩,考生凭高考成绩即可报考域学校。随着国外高校强有力的竞争,中国高校内外交困,提高自身质量与竞争力已经刻不容缓。         

(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2016年高招调查报告》)

材料二:

近几年,际底和国际学校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捧。从《2015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中得知,中国目前己有597所国际学校。公立高中国际班的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国际班录取线已超过校本部。



(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2016年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材料三:

3月31日,清华大学召开大类培养领导小阻会并对外宣布,并对外宣布,从2017年起将全面推行大类招生,纳入本科招生的所有专业将整合为16大类,包括数理类、化生类、能源类、计算机类等,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将会按照专业类来填报。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在内的多所知名高校都在尝试推进大类招生。部分985、211高校将不得不面临部分专业录取分数线低于地方普通高校的情况,而高校中社食社会认可度不高的专业甚至会遭受无人报考的境遇。

(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2017年高招调查报告》)

18.下列对我国学生出国留学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就为出国积极准备,而美国仍旧是最受我国留学生青睐的国家之一。

B.考生凭高考成绩即可报考部分国外大,是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创出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

C.材料二图表中9所高中国际班的录取分数线连续4年上升,可见北京学生出国留学的热情和决心。

D.材料二的九所学校中,北京四中国际班录取分数线连续四年最高,而人大附中和八一中学则垫底。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6分) (   )

A.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与人口出生率紧密相关,无论报名人数达到峰值、急剧下降或是止跌趋稳,都是如此。

B.2016年各省(自治区)高考报名人数有升有降,但总体呈现大规模下降趋势,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不容乐观。

C.公立高中国际班的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甚至超过了校本部录取分,因此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捧。

D.从2017年起,我国将全面推行大类招生模式,这势必会让每一个专业都暴露于激烈竞争的舞台之上。

E.大类招生对同一高校的各专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专业必须加强专业建设、增强吸引力,获得优质生源。

六、背诵默写(共12分)

20、(1)《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5)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奏结束后,诗人以水面四周环境的安静来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音乐让人回味无穷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一只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它拼命地挣扎,尾巴断了,小壁虎得以逃命。

一位农夫见了,对小壁虎说:“你这可怜的小东西,刚断了尾巴,是不是很痛啊!”小壁虎含泪点了点头。

“来,我给你包扎上,这草药是止痛的。”农夫拿出一包草药说。

“不,我很感谢这疼痛,因为,是痛让我知道自己还活着,而且,你包扎了我的伤口,它怎么能长出新的尾巴来呢?”说完,小壁虎带着钻心的疼痛爬走了。

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滦南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月考

高一年级语文答案

1.B    2.C     3.D

4. C  A项,偷换主语,“才会被人们重视”的主语应该是“欺凌事件”,而不是“很多人”。B项,句式杂糅,“源于……”与“是由……造成的”两种句式杂糅在了一起,可将“源于”改为“是由”。D项,搭配不当。“实现”与“精神”搭配不当

5. A   B项“惠存”是敬辞。说对方保存物品。C项不吝赐教:请别人指教的客气话。D项“叨扰”是对打扰别人的谦辞,不能说别人。

6.D     7.C      8.D     9.C       10.C 

11.D(“以前朝名臣为榜样”理解有误)

12. (1)捷报上奏大多虚夸,难道能信吗?我方军士疲惫困乏,能一下子攻打下来吗?

(2)你只管直说,我有你的兄长在呢,你不要担心我。

13.B C   B项,“重游旧地”错,诗中“旧游尽”是说旧日的至交好友都已不在。C项,“以人之晚达来喻‘树似冬青”错,本体和喻体反了。

14. ①无奈与伤感之情。昔日至交好友均已不在,屡遭坎坷的作者和友人久别相逢,悲从中来,充满了人生无常、宦海沉浮的无奈与伤感。

②乐观豁达的胸襟气度。以“树在冬犹青”研究来喻“人尚能晚达”,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气度非同凡人。

③老友重逢的欣喜。久别重逢,作者与友人“连宵痛饮”,一醉方休。

④对功名的厌弃和对自由隐逸生活的追求。尾联直接表达了自己愿意抛官弃职,同老友一同归隐的愿望,也充满了对好友最真挚的慰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5.A   小说情节并不一波三折

16.(1)正面描写:通过大排档言行刻画了她的质朴、善良、厚道、隐忍。

(2)侧面烘托:由大先生开始对她的视若无睹到后来的真心接受的态度的转变烘托出人物的性格。

(3)对比:将大萍与从前那女人进行对比。

17.(1)暗示了女主人公美好的结局;(2)渲染喜庆的氛围,强化了小说朴素之爱就是一种温暖的美的主旨;(3)使小说情节完整,显得首尾圆融。

 18. B (“主要原因”错,从材料一的内容来看,“考生凭高考成绩即可报考部分国外大学”确实可以增强其竞争力,但不一定是“出国留学人数创出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

19.(6分)AE(B项,“但总体呈现大规模下降趋势”依据不足。C项,因果倒置。D项,依据材料三,是“清华大学”将从2017年起全面推行大类招生模式,并非我国。)

20、共12分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6)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1、写作指导

痛苦带给人们的,不一定是负面效应,有时,痛苦也孕育着希望,能感觉到痛苦,就说明没有麻木,还有知觉,还有活下去的希望,由此看来,能够痛苦,岂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参考译文】

唐璘,字伯玉,古田人。嘉定十年考中了进士,调任吴县县尉,有人杀了人强取钱物并且携带着人家的船逃亡,主管官吏搜寻盗贼很急迫,有个屠户自己控告说我的儿子确实杀了他,他的儿子也自己无罪服罪。唐璘问他:“(抢夺的)船在哪里?钱干什么用了?他回答的话语错乱,为此缓判处他。果然在太湖抓到盗贼,连同船只一起得到,全县的百姓感动佩服。吴县一有权势的人家修建园圃,将要开凿水渠通船,假装说古来就有水渠,常平使为他主持这事。唐璘查看了先前的文件资料,真的是百姓的田地,极力争辩,触犯了使者的心意,被调去管县里的赋税。唐璘于是凭着正直闻名。

被征召为淮东运司催辖纲运官。恰好遇到出兵楚州,唐璘竭尽全力。捷报传来,因金人还占据淮阴,想乘着取胜的势头攻打下来。唐璘说:“捷报上奏大多虚夸,难道能信吗?我方军士壮丁疲惫困乏,能一下子攻打下来吗?”意见不被采纳。制司因为楚城的大捷出自赵范和赵葵兄弟俩感到耻辱,商议着赎回淮阴二座城作为功绩。从听闻金人的变化,立即转向攻打它,结果宋朝军队死伤六万人,唐璘在军队中很是气愤,写了《谠论》一文,直接记下这件事上奏朝廷。

唐璘被提拔任监察御史,御史台的官吏将要来到,唐璘惶恐躲避不敢到皇宫上任。他的母亲说:“人们说这个官职是好,你为什么忧愁呢?”唐璘说:“做这个官必须为朝廷争论对错,一是会违背皇上的意愿或者触动权贵,恐怕多次连累母亲大人,怎么能不忧愁呢?”他的母亲说:“你只管直说,我有你的兄长在呢,不要担心。”唐璘拜谢了母亲,到官署任职。

第一次上奏,皇帝就赞许采纳了。唐璘感动皇上的知遇之恩,从此弹劾没有避讳,二次上奏说:“郑清文性格懦弱而且多有偏私,偏私包庇做坏事和平庸的人,我受到他的晋升调动的举荐书,曾承蒙他把我推荐给陛下,但是国事到了这种地步,我不敢顾念个人感情。”

当时边境战事紧急,朝廷安排了四方察访使,下诏唐璘分管建康、太平、池州、江西战事。唐璘骑马张贴榜文,咨询当地的利害,他叮嘱各地土豪团结渔夫水手、盐茶舟人及芦丁,全都备足灯舟等工具,(在他的激励下)人人思奋,军队士气大振。

不久升任直华文阁、广州知府、广东经略安抚使。梅州起了盗贼,唐璘把威严信用展示给他们,盗贼不久就平息了。上奏章请求退休,皇上思念他想见他,立即命令他到朝廷来奏事,提拔他为太常少卿。不久母亲去世,唐璘守孝时悲伤消痩不吃东西,很久他病重,去世。

唐璘在监察御史任上仅百天,世人说是又见到唐介了,直言没有隐瞒,皇帝更加畏惧他。做官有大节操,多是他母亲教育帮助的结果。

本文由公众号美源缘(ID:meiyuanyyy 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