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电子课本+图文解读

试题库大
2024-09-07

要免费试题,请关注试题大仓库!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是我们的目标。初中语文小学试题初中试题中考试题!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

往期推荐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及测试卷汇总

八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汇总

八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知识点+同步练习+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汇总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电子课本

__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知识点汇总

__

式微

一、注释

式微:天黑了。式,语气助词。微,昏暗。

胡:何,为什么。

微:非,这里有“若非”的意思。

君:这里指贵族统治者。

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躬:身体。


二、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何还不回家?若非不是为了你们,哪会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何还不回家?若非为了养活你们,哪会在泥中?


三、问题归纳

1.这首诗以设问起笔,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论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


2.这首诗在句式方面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这首诗重章换字,押韵和谐,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


子衿

一、注释

子衿(jīn):你的衣领。衿,衣领。

悠悠:深思的样子。

宁(nìng):岂,难道。

嗣:继续。佩:指佩玉的绶带。

挑兮达(tà)兮:即挑达,往来相见的样子。

城阙:城门两边的高台。


二、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没去找你,你岂能不继续通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带, 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没去找你,你岂能不来?往来相见多少次,在城门高台上张望。一天没和你见面,好像三个月一样。

三、问题归纳

1.“青青子衿”至“子宁不来”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这八句对仗工整,以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对方服饰给主人公留下的深刻印象,进而用反问句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无比思念之情。


2.全文虽寥寥几十字,人物形象却十分鲜明,为什么会达到如此效果?

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信、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注释

少府:县尉的别称。

城阙:指长安。

意:心情,心绪。

海内:四海之内。

知己:知心的朋友。

天涯: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无为:无须,不必。

歧路:岔路口。

儿女:这里指恋爱中的青年男女。


二、译文

(即将告别)由三秦大地辅卫着的长安城,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茫。与你离别的心情(相同),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出外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海角,也像近邻。我们不要在离别的岔路口,像那些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一样都挥泪告别。


三、问题归纳

1.此诗中既表现作者旷达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劝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宕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诗人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同为宦游之人,虽别而如比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一、注释

涵虚:水映天空。

混太清: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泽:古代大湖名。

济:渡。

端居:闲居、平常家居。

耻圣明: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

徒:白白地。


二、译文

八月湖水升涨,几乎与岸平,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我想渡湖而没有船只,闲居在家,却又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闲坐观看别人临河垂钓,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


三、问题归纳

1.名句默写。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动态描写写洞庭湖美景的千古名句是: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2)诗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图文解读

__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文章来源: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本文由公众号试题库大(stkuda)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原创作者:若发现误侵了您原创保护版权,应系第三方原因,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投稿:1806373970@qq.com;商务合作:QQ1806373970


长按二维码关注初中试题库大(stkuda)公众号


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关注小学满分100公众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试题库大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