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瑞东 赵格格:出口转负——外需走弱,基数走高

高瑞东 赵格格 高瑞东宏观笔记 2023-04-29

 Hi~新朋友进来 请关注我们哟


核心观点

事件:

2022年11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10月进出口数据。【1】出口(以美元计)单月同比增长-0.3%,预期增长3.4%,前值增长5.7%。【2】进口(以美元计)单月同比增长-0.7%,预期增长0.3%,前值增长0.3%。

核心观点:

10月出口回落速度快于市场预期,对欧洲出口增速快速回落,对美出口增速维持低位,海外发达经济体持续加息对其需求的冲击效应持续显现。分链条来看,除工业品和出行品类表现相对较强,消费品和电子品类出口增速已经普遍转负。

向前看,2023年全球经济走弱将持续拖累出口。考虑到今年的高出口和低进口,明年进口回落压力小于出口,净出口对于经济的贡献也将走弱。在外需加速回落的背景下,内需发力的紧迫性进一步提升。

出口增速自2020年6月以来首次转负,2023年依然有较大回落压力。

10月出口增速转负,下滑速度快于市场此前预期。一方面,对欧洲出口增速快速回落,对美出口增速维持低位(10月读数分别为-9.2%、-13.2%),构成主要拖累,指向欧美连续大步加息,对于总需求的遏制效应进一步显现。据中港协,9月、10月因外贸需求回落,亚洲到北美/欧地停航航次占计划航次比重超20%,其中美西停航数量最多。另一方面,去年四季度出口基数较高,同比压力较大。

向前看,2023年全球经济和总需求回落,将持续拖累出口。目前美国居民超额储蓄对消费尚有支撑,但其边际效应在不断减弱,中期选举后共和党重返国会,两党博弈加剧,也会加大美国经济硬着陆风险。此外,高基数也将给明年出口同比带来压力。今年1-10月份,出口累计增速11.1%,对应三年复合增速13.6%。

除工业品和出行品类表现相对较强,消费品和电子品类出口增速普遍转负。

(一)工业品链条:成品油、稀土出口增速相对较高,塑料制品、肥料、铝材、钢材出口增速低迷。三季度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PMI进一步下行,相关工业生产需求回落。(二)出行相关品类:汽车、船舶出口增速较好,箱包、鞋靴出口增速继续回落。(三)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电子设备:除农产品和手机出口增速保持正增长,分别为10%和7%,其余产品单月出口增速普遍转负。随欧美居民储蓄逐步消耗,购买力和消费意愿持续下滑,海外消费回落对于出口的压力进一步显现。

进口同比增速低于预期,预计2023年进口回落压力将小于出口,净出口对于经济的贡献也将进一步减弱。

10月进口单月同比增长-0.7%,低于预期的0.3%。分项来看,汽车、肥料、原油、食用植物油和飞机对进口有较大拉动,其余品类表现相对较弱。

向前看,预计明年进口在低基数和内需持续恢复的拉动下,将有较强的韧性,回落压力反而低于出口。今年以来,国内内需依然相对疲弱,居民消费倾向较低,进口率先回落。展望明年,一是进口基数较低(今年二、三季度进口增速偏低),二是内需逐步企稳恢复,也会对进口带来一定支撑。因此,明年进口下滑压力小于出口,意味着明年净出口会相对收窄,出口对GDP的贡献会进一步减弱。

风险提示:美联储加速加息,加速全球衰退风险。


一、进口、出口双双低于市场预期

事件:2022年11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10月进出口数据。

【1】出口(以美元计)单月同比增长-0.3%,预期增长3.4%,前值增长5.7%。

【2】进口(以美元计)单月同比增长-0.7%,预期增长0.3%,前值增长0.3%。

核心观点:

10月出口回落速度快于市场预期,对欧洲出口增速快速回落,对美出口增速维持低位,海外发达经济体持续加息对其需求的冲击效应持续显现。分链条来看,除工业品和出行品类表现相对较强,消费品和电子品类出口增速已经普遍转负。

向前看,2023年全球经济走弱将持续拖累出口。考虑到今年的高出口和低进口,明年进口回落压力小于出口,净出口对于经济的贡献也将走弱。在外需加速回落的背景下,内需发力的紧迫性进一步提升。


二、出口自2020年6月以来首次转负

市场对于10月出口不振已经有所预期,但是10月出口增速转负,增速下滑的速度超过了市场此前的预期。10月出口(以美元计)单月同比增长录得-0.3%,低于wind一致预期的增长3.4%,相对9月增速5.7%大幅回落。环比方面,10月出口环比增速-7.6%,也大幅低于历史同期-4.1%的表现(2017、2018、2019年)。

对欧洲出口增速快速回落,对美出口增速维持低位,是出口的主要拖累。分国别看,对美国出口增速从9月的-11.6%下滑至10月的-13.2%,对欧洲出口增速从9月的5.6%下滑至10月的-9.2%,对日韩、东南亚出口则维持了小幅正增长。中港协表示,9月已经出现了外贸集装箱货源不足、空箱回流的情况。9月、10月亚洲到北美/欧地停航航次占计划航次比重超20%,其中美西停航数量最多。从出口数据可以看出,欧美连续大步加息,对于总需求的遏制效应进一步显现。

向前看,四季度出口增速会在高基数上进一步回落。二季度以来,随美联储加速加息,全球多个央行跟随式加息,紧缩的货币政策对需求端的遏制作用持续显现。三季度以来,各国制造业PMI普遍出现大幅回落,英国、韩国、德国下滑尤为明显。作为全球外贸活动的风向标,韩国10月出口增速也开始转负,从9月的2.70%下滑至10月的-5.70%。四季度,国内出口基数将进一步走高,预计出口增速会持续回落。以两年平均增速来看,去年1-4季度国内出口增速分别为:13.4%、14.2%、16.0%和19.7%。

分项来看,出口表现基本维持了今年二季度以来的格局,工业品和出行品类(汽车、船舶)表现相对较好,其余产品链条出口增速多数已经转负。

(一)工业品链条:成品油、稀土出口增速相对较高,塑料制品、肥料、铝材、钢材出口增速低迷。

10月成品油、稀土出口增速分别为58%和47%,相对9月分别回落69个和16个百分点,横向来看,在重点出口产品,成品油和稀土的出口增速表现较强。塑料制品、肥料、铝材和钢材出口增速则表现持续低迷,分别为1%、-1%、-2%和-4%。三季度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PMI普遍下行,相关工业生产需求回落。

(二)出行相关品类:汽车、船舶出口增速较好,箱包鞋靴出口增速继续回落。

上半年,全球多国推进开放国门,居民出行持续恢复,支撑出行相关品类(如汽车、箱包)消费。下半年,出行品类出口增速自高点有所回落,但在整体出口中依然表现相对亮眼。汽车、船舶10月单月出口增速分别为89%、24%,相对9月回落了40个、提升了24个百分点,箱包和鞋靴在10月出口增速分别为18%和2%,相对9月下滑了9个和6个百分点。

(三)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电子设备:单月出口增速普遍转负。

随欧美居民储蓄逐步消耗,购买力和消费意愿持续下滑,消费相关品类出口增速自上半年便持续回落。10月,除农产品和手机出口增速还保持正增长,分别为10%和7%;其余产品,包括机电产品的机械设备、音视频设备、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宅经济品类的玩具、灯具、家具,纺织服装品类的服装、纺织,出口增速均已转负。


三、进口同比增速低于预期,维持低位

进口增速小幅低于市场预期。10月进口(以美元计)单月同比增长-0.7%,低于wind一致预期的0.3%,略低于前值的0.3%。环比来看,10月进口环比增速-10.4%,低于历史同期-7.7%的均值(2017、2018、2019年)。分项来看,对10月进口形成较大拉动的项目,主要是汽车、肥料、原油、食用植物油和飞机,其余品类表现相对较弱。
向前看,预计明年进口在低基数和内需恢复的拉动下,将有一定韧性,下滑压力小于出口。今年以来,国内内需依然相对疲弱,居民消费倾向较低,导致进口增速率先回落、大幅低于出口增速。展望明年,一方面今年进口增速基数较低,一二三季度增速分别为10.6%、1.6%和0.9%,二季度来自基数的同比压力会骤然降低;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复苏进程持续推进,企业扩产意愿自8月以来出现明显上行,居民收入增速回升。随内需逐步企稳改善,也会对进口带来一定支撑。因此,2023年进口压力反而小于出口,意味着明年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会进一步减弱。


四、外需回落,内需发力紧迫性上行

疫后海外发达经济体推进多轮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需求回升但供给受限,拉动中国出口增速上行。新冠疫情自2020年发生以来,海外发达国家流动性宽裕,通过多轮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对居民进行派现,拉动消费快速恢复。但是,疫情反复扰动海外供应链恢复,导致供需缺口出现。而中国依赖于优秀的防疫能力,生产快速恢复,补位海外供应链缺口,拉动出口增速持续上行,并且成为了经济恢复的重要支撑。整体而言,海外总需求扩张,是疫后中国出口恢复的大背景。

向前看,全球总需求回落的效应将持续拖累出口。一方面,随欧美持续大步加息,对总需求冲击的效应持续显现。据IMF10月发布的全球经济预测,IMF维持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3.2%的预测,但将2023年经济增速下调至2.7%,比7月预测低0.2个百分点,且存在25%的可能性会降到2%以下。另一方面,疫后三年以来,出口维持高基数。今年1-10月份,出口累计增速11.1%,对应三年复合增速13.6%,高基数会给明年的出口带来较大的同比压力,净出口对于经济的贡献也将逐步走弱。

外需回落的背景下,内需发力的紧迫性进一步提升。10月,由于疫情散发叠加季节效应,制造业PMI降至49.2%,继9月越上枯荣线后,再次回落至临界值点以下;服务业PMI回落至47.0%,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在2023年更大的出口压力到来之前,内需和逆周期政策发力的紧迫性进一步提升。


五、风险提示

美联储加速加息,加速全球衰退风险。



End


相关阅读

20221101-疫情扰动叠加季节效应,制造业产需同步走弱


20221027-盈利延续弱复苏,稳固内需是关键


20221008-政策加码稳信用,实体需求渐回暖



光大宏观 高瑞东团队
高瑞东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赵格格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5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经济、人口问题及中美关系。在《Economics Letters》、《中国金融》等发表文章多篇。对古代经济史、地缘政治博弈尤感兴趣,通过缜密推理,不断提升对社会运转本质的认知。刘文豪

复旦大学理学硕士,聚焦海内外流动性以及大类资产配置。在校期间曾三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多次获得数学类竞赛国际、国家级奖项,毕业后前后任职于公募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投资、研究部门,曾覆盖宏观经济、利率策略以及大类资产配置等研究领域。

刘星辰
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士、数量金融硕士,4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通胀、财政政策等主题。本硕期间均荣获国家奖学金,擅长通过底层数据挖掘、推演、论证宏观问题,在《中国金融》、《中国改革》等期刊发表文章多篇。杨  康
CPA,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本科,上海财经大学硕博,聚焦中观行业以及生产法GDP分析。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数据分析能力强,财务功底扎实,CPA六门考试一次通过,中国高校SAS数据分析大赛全国一等奖。顾皓阳
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硕,辅修经济学,注册会计师,具备多年新能源领域科研经验,曾获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聚焦中观行业和产业政策,致力于结合宏观视野与产业认知,把握经济规律,挖掘产业机会。査惠俐
上海财经大学理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曾获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聚焦资产配置方向,致力于从数据中挖掘潜在有价值的信息,定性与定量结合进行资产配置研究。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