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报中国市容环卫

其他

垃圾分类新时尚 全民参与齐点亮|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全民活动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

希长按扫码关注《中国市容环卫》公众号为建设美丽城乡一起行动!邮箱:zgsrhw@126.com电话:13621260793(微信同号)品牌展厅
2023年8月30日
其他

党徽闪耀在北京门头沟清淤畅道现场

希长按扫码关注《中国市容环卫》公众号为建设美丽城乡一起行动!邮箱:zgsrhw@126.com电话:13621260793(微信同号)品牌展厅
2023年8月11日
其他

浙江天子岭探索垃圾填埋场光储充一体化模式

希长按扫码关注《中国市容环卫》公众号为建设美丽城乡一起行动!邮箱:zgsrhw@126.com电话:13621260793(微信同号)品牌展厅
2023年8月4日
其他

听方清平说 / 垃圾分类宣传还有这“姿势”

方清平,另类单口相声演员。一袭长衫,不苟言笑,絮絮叨叨。他的相声,既区别于以叙述故事见长的传统单口相声,又区别于夸张说唱的新派脱口秀。木然地站在桌子后面,既无过多表情,也无太大身段,似与您家常聊天,但是句句幽默至极,段段切中时弊。曾被评价为笑星中的“冷面杀手”。
2023年7月28日
其他

着力实现“双碳”目标,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节能降碳,你我同行”——7月10日,第33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在广州启动。围绕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行动、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等多个活动,今年的节能宣传周旨在倡导全社会为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大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各地各行业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促进发展方式的降耗升级,积极营造节能降碳浓厚氛围,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2023年7月12日
其他

2023绿色低碳发展暨全国垃圾处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济南举办

仲夏时节,相聚泉城。6月16日至17日,以“探索垃圾处理行业绿色升级路径”为主题的2023绿色低碳发展暨全国垃圾处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会议由中国建设报社主办,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协办,济南市城市管理局、山东新丞华展览有限公司承办。
2023年6月17日
其他

今天你垃圾分类了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5年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今天(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力争到今年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2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入推进,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福建、河北、山东等20个省、自治区,上海、广州等173个城市,出台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推进,目前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53万吨,焚烧处理能力占比77.6%,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较大提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
2023年5月23日
其他

开展垃圾填埋场清理 实现社会综合性效益

编者按: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以来,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双碳工作,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提出了一系列宝贵意见和政策措施建议。现将本报2021年7月19日发表的专家观察思考文章《开展垃圾填埋场清理
2022年6月17日
其他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建筑业转型升级瞄准新路径

本文图源网络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目前建筑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距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于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如何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我国建筑业在智能建造方面存在哪些难题?怎样推动智能建造健康发展?日前,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叶明等专家,就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指导意见》指出,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有效拉动内需,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叶明就此分析表示,13部门联合发文提出上述要求,前所未有,有其紧迫性和必要性。“进入信息化时代,建筑业的智能化建造水平急需抓紧提升,否则将落后于时代。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应进一步筑牢建筑工业化基础,强调系统性推进,不能就智能建造谈智能建造、就建筑工业化谈建筑工业化,要加快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让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实现高度协同,更好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产业协同发展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针对《指导意见》提出的要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中建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樊则森分析认为:“这为建筑业更好实现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叶明也表示,在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的当下,产业协同发展是当前及未来产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指导意见》准确地抓住了这个趋势,将对建筑业的建造方式、管理模式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在具体实践层面,该如何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指导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行绿色建造,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绿色建造;要加快建筑工业化升级,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要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要培育产业体系,探索适用于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新型组织方式、流程和管理模式……叶明对此表示,目前,我国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建造方式相对粗放的传统产业,在面临巨大资源和环境压力下,绿色建造不仅是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还是建筑业摆脱传统粗放建造方式、走向现代建造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樊则森表示,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驱动下,智能建造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践过程中,以装配式建筑为抓手,实现工业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三化融合”,并积极推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是改变我国建筑产业大而不强现状、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指导意见》强调要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总承包项目多方协同智能建造工作平台。多年实践证明,这是符合市场形势的,将为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从2015年开始,我国就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抓手,推进工业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在建筑领域的综合应用。目前,一些在一体化集成设计方面有所研究的企业,早已主动探索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的融合,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手段,尝试构建全生命周期智慧建造体系。要用系统性思维破解产业协同发展难题近几年,我国建筑业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得以进一步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造能力不断增强,建筑工业化也逐渐驶入“快轨”。大力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推进建筑产业深度变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还要为其付诸努力。“在智能建造方面,目前我国在数字设计和数字工地方面有一定探索,但尚处于碎片化尝试阶段,缺少系统性集成创新。同时,智能建造和以装配式建筑为抓手的建筑工业化在协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待解难题。”樊则森表示,一是在推进方向上存在误区,将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割裂开分别推进;二是在顶层设计层面没有将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关联起来,缺少战略规划和实施路线图;三是目前还在沿用前工业化时期碎片化的施工组织管理模式,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樊则森建议,依托《指导意见》,要加快发展与智能建造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建筑组织管理模式,参考发展高铁、大飞机和航母的系统工程思维,全方位、全过程统筹高质量建筑产品供给。同时,要对标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改革工程建设招投标体制和利益分配格局,在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同时,孕育有利于智能建造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并通过立法立规,形成长效机制。不少业内人士提出,智能建造尚处于发展初期,还有一些问题待厘清。叶明对此表示,无论是智能化、智慧化,还是智能建造,其本质都是信息化,是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的手段。“当前,应以发展建筑工业化为主,以发展智能建造为辅,用系统性思维破解协同发展难题,最终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首先,要用系统思维谋划产业发展,沉下心来努力筑牢建筑产业的基石,实现技术与管理双轮驱动,真正打通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其次,要用装配式建筑驱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树立以建筑为‘产品’的经营理念,建立对工程项目实行整体策划、全面部署、协同运营的管理体系,充分体现技术产品的集成能力和组织管理的协同能力;最后,要让信息化融合到企业管理逻辑,解决整个行业发展的‘碎片化’与‘系统性’之间的矛盾,通过信息互联技术与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企业管理数字化和精细化。”叶明表示。就如何用装配式建筑驱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问题,模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圣勇表示,其关键在于改变现有装配式建筑体系。“目前,无论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还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都不完全适合建筑工业化,只是解决了部分工业化和部分装配化,现场湿作业仍无法完全消除,未来建筑工业化很可能需要借助模块化建筑体系。”(来
其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解读《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

推动高质量发展——《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副司长
其他

13部门联合发文力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7月28日消息,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指导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到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商业化应用,加快突破部品部件现代工艺制造、智能控制和优化等一批核心技术;推进数字化设计体系建设,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等环节,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探索适用于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新型组织方式、流程和管理模式;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绿色建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加强智能建造及建筑工业化应用场景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重大产品集成创新和示范应用;推动各地加快研发适用于政府服务和决策的信息系统,探索建立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市场监管的机制,完善数字化成果交付、审查和存档管理体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建筑业生产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有效拉动内需,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二、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积极探索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路径和模式,更好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规划布局、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引导各类要素有效聚集,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全面提升智能建造水平。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建立健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体系,推动智能建造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与示范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支持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加强协作,构建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节能环保,绿色发展。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过程中,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标准规范,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自主研发,开放合作。大力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智能建造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建筑业开放发展水平。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产业基础、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建筑安全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大幅下降,环境保护效应显著。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到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产业整体优势明显增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四、重点任务(一)加快建筑工业化升级。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体系。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工业化技术协同发展,在建造全过程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大力推进先进制造设备、智能设备及智慧工地相关装备的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提升各类施工机具的性能和效率,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加快传感器、高速移动通讯、无线射频、近场通讯及二维码识别等建筑物联网技术应用,提升数据资源利用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加快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应用钢结构构件智能制造生产线和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生产线。(二)加强技术创新。加强技术攻关,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转移扩散和商业化应用,加快突破部品部件现代工艺制造、智能控制和优化、新型传感感知、工程质量检测监测、数据采集与分析、故障诊断与维护、专用软件等一批核心技术。探索具备人机协调、自然交互、自主学习功能的建筑机器人批量应用。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性软件与数据平台、集成建造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建筑领域的融合应用,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开发面向建筑领域的应用程序。加快智能建造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一批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基地。围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构建先进适用的智能建造及建筑工业化标准体系,开展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行业应用标准研究。(三)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数字化设计体系建设,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积极应用自主可控的BIM技术,加快构建数字设计基础平台和集成系统,实现设计、工艺、制造协同。加快部品部件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化装备和建筑机器人,实现少人甚至无人工厂。加快人机智能交互、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智能装备的应用。以钢筋制作安装、模具安拆、混凝土浇筑、钢构件下料焊接、隔墙板和集成厨卫加工等工厂生产关键工艺环节为重点,推进工艺流程数字化和建筑机器人应用。以企业资源计划(ERP)平台为基础,进一步推动向生产管理子系统的延伸,实现工厂生产的信息化管理。推动在材料配送、钢筋加工、喷涂、铺贴地砖、安装隔墙板、高空焊接等现场施工环节,加强建筑机器人和智能控制造楼机等一体化施工设备的应用。(四)培育产业体系。探索适用于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新型组织方式、流程和管理模式。加快培育具有智能建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统筹建造活动全产业链,推动企业以多种形式紧密合作、协同创新,逐步形成以工程总承包企业为核心、相关领先企业深度参与的开放型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总承包项目多方协同智能建造工作平台,强化智能建造上下游协同工作,形成涵盖设计、生产、施工、技术服务的产业链。(五)积极推行绿色建造。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绿色建造,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核心,通过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推动建立建筑业绿色供应链,推行循环生产方式,提高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提高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装备设备和技术,促进建筑业绿色改造升级。(六)开放拓展应用场景。加强智能建造及建筑工业化应用场景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重大产品集成创新和示范应用。发挥重点项目以及大型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应用推广力度,拓宽各类技术的应用范围,初步形成集研发设计、数据训练、中试应用、科技金融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在装配式建筑工厂打造“机器代人”应用场景,推动建立智能建造基地。梳理已经成熟应用的智能建造相关技术,定期发布成熟技术目录,并在基础条件较好、需求迫切的地区,率先推广应用。(七)创新行业监管与服务模式。推动各地加快研发适用于政府服务和决策的信息系统,探索建立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市场监管的机制,完善数字化成果交付、审查和存档管理体系。通过融合遥感信息、城市多维地理信息、建筑及地上地下设施的BIM、城市感知信息等多源信息,探索建立表达和管理城市三维空间全要素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立健全与智能建造相适应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与机制。引导大型总承包企业采购平台向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转型,实现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互联互通,提高供应链协同水平。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实施。各地要建立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体系框架,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及实施路径,强化部门联动,建立协同推进机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确保目标完成和任务落地。(二)加大政策支持。各地要将现有各类产业支持政策进一步向智能建造领域倾斜,加大对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基础软硬件开发、智能系统和设备研制、项目应用示范等的支持力度。对经认定并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智能建造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企业购置使用智能建造重大技术装备可按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进口税收优惠等政策。推动建立和完善企业投入为主体的智能建造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鼓励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投向智能建造领域。各相关部门要加强跨部门、跨层级统筹协调,推动解决智能建造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三)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各地要制定智能建造人才培育相关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建立智能建造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长效机制,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示范应用工程,培养一批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队伍。加强后备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和高等院校深化合作,为智能建造发展提供人才后备保障。(四)建立评估机制。各地要适时对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重点评估智能建造发展目标落实与完成情况、产业发展情况、政策出台情况、标准规范编制情况等,并通报结果。(五)营造良好环境。要加强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相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学协会的作用,开展智能建造的政策宣传贯彻、技术指导、交流合作、成果推广。构建国际化创新合作机制,加强国际交流,推进开放合作,营造智能建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2020年7月3日延伸阅读:建筑大师梁思成57年前对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洞见,现在看依旧句句经典……中国市长协会副会长齐骥:实现建筑工业化是全面提升中国建造业水平的必由之路一线工作参考丨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融合发展是建筑产业的新机遇监
其他

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发展情况研究(杭州宁波绍兴篇)

编者按:2017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30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195个产业基地名单。2019年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又启动了第二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申报工作。两年多时间里,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工作部署,出台了各类相关指导意见和鼓励政策,推动了装配式建筑不断向前发展。为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的示范作用,梳理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2018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通知,决定对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合格的城市和企业继续认定为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评估不合格的城市和企业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撤销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认定。为充分发挥行业媒体的研究优势和专业指导作用,促进经验交流,服务一线实践,即日起我们陆续推出“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发展情况研究”系列报道,以省为单位(便于把握区域整体情况和城市间互相学习),通过深入研究各省各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的经验做法及相关问题,进而为决策提供参考。欢迎相关城市提供一线信息,也欢迎相关行业组织、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一起参与系列调研和专题研究。(联系电话:13011117649
其他

对话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曹万林:装配式建筑抗震的关键在于部品部件制备的精细化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地震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建筑物防震是城市防震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装配式建筑作为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建造方式,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其抗震性能如何,不同区域在推广过程中又应如何着力提升防震性能等问题值得关注。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曹万林就此表示,运用装配式建筑方法建造的房屋,在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后,能够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防目标。“不过,不同地区的装配式建筑在抗震性能要求方面存在差异,还需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技术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地方资源,开展新型装配式部品部件的研发。”1Q:目前我国对建筑物抗震设防目标评判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虽然我国建筑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抗震能力不同,但建筑物的抗震设计都得严格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发布的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相关规定执行。根据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我国对建筑抗震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防目标。“小震不坏”即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时,房屋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中震可修”即当遭受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房屋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大震不倒”即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于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我国经过抗震设计的房屋,其抗震能力基本都可以满足抗震“三水准”设防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房屋基本上都属于农民自建房,加之地域和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农房的抗震能力十分薄弱,因此加快研发低成本的农房抗震技术、提升农房抗震能力是当务之急。2Q: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在抗震性能方面的表现如何?A:装配式建筑不是近几年才有的,早在20世纪初就已被重视并逐渐被应用于广大建筑领域。如工业建筑中的单层厂房结构就多采用预制柱、预制梁、预制屋架、预制屋面板装配而成,混凝土剪力墙房屋采用内浇外挂的工程案例也较多。如今装配式建筑领域正在探索和实践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都是现代化、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具体表现。十多年来,我们团队一直在进行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与现浇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比较研究,还有装配式轻钢框架—组合墙结构以及装配式轻钢骨架轻混凝土组合墙板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在此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构件抗震性能试验及结构整体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装配式建筑还是传统建造的建筑,在抗震性能问题上,关键得看部品部件制备是否精细化,同时连接节点装配施工是否到位,做到这两点,其抗震性能一般表现都较好。3Q:针对不同结构的装配式建筑,在保证抗震性能上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A:装配式建筑除了包括主体结构的装配,还包含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装配,其中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形式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和其它各类型的组合结构。虽然不同结构建筑的主体结构材料不同,工程应用上也各具特点,但装配式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之间存在共性需求,保障它们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要求是相同的,那就是严格执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中的技术规定,做好抗震设计与施工安装。从发展角度看,我国亟需开展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及装配式钢-木组合结构建筑的研究,编制相关的标准规范;同时,要加快装配式村镇低层房屋抗震节能体系研究,编制标准规范,推进示范工程,以促进城市与乡村装配式建筑实现协同发展。4Q:装配式建筑在抗震性能方面该如何考虑不同地区的环境和资源等差异?A:近年,我国装配式建筑正在走向健康发展,像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很快,这与这些城市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存在明显差异,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速度也同样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发展装配式建筑必须结合当地实际,主动适应不同地区经济技术实际情况,利用地方资源,包括固体废弃物,开展新型装配式部品部件的研发,促进地区经济技术发展。另外,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要求,主要与不同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相关,这是硬性要求,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装配式建筑特别报道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对话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宋兵:在并行设计中寻求突破是装配化装修快速发展的关键

近些年,装配式建筑在得到政策大力支持和推广的同时,装配化装修也逐渐迎来快速发展势头。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统计,2019年装配化装修建筑面积为4529万平方米,而2018年这一指标为699万平方米,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尽管如此,从总量上看,装配化装修还是偏少,同时装配化装修存在的成本偏高、质量粗糙等问题也亟需解决。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产业化分院副院长宋兵对此表示,目前业内对于装配化装修的认识有了重大转变,接下来装配化装修还需在设计方法和空间净尺寸模数上加快变革。“成本偏高、质量粗糙、部品不匹配等问题,还需通过发展全装修部品集中技术来解决,只有实现部品标准化,才能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和减少损耗。”1Q:作为一名建筑师,您的装配化装修理念是怎样的?A:个人认为装配化装修应该是低技术的高集成而非高技术的低集成。低技术的高集成指的是实行模数协调,高要求对待部品与部品间统一的边界条件、接口技术和几何尺寸等内容,而没有太多必要去要求高技术,很多高科技在建筑中组合以后,反而变成了一个低技术。为实现低技术的高集成,我们研究了一套技术体系,即全装修部品集中技术,它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新技术条件下的系统秩序。过去的装修行业很少提及建筑体系,只讨论装修本身,现在需要将整个建筑的全产业链体系都纳入进来,建立空间与部品、部品与部品间统一的边界条件,促进全产业链通用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在这套技术体系里对高技术没有要求,只有一些行业标准。2Q:装配化装修在国内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什么?A: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先进行建筑设计,当建筑的土建完工之后再进行装修设计,这样往往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和施工的低效。在建筑工业化时代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按照工业设计的方法对建筑进行并行设计,即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室内装修等设计人员,在做户型设计时就集中在一起做建筑的系统设计,以照顾到每个专业的模数,减少材料浪费和施工不协调。其次是在室内装修中引入空间净尺寸模数,空间净尺寸不是轴线尺寸,也不是结构完成面尺寸,而是装修完成面尺寸,这个很关键。模数则是在设计中普遍重复应用的一种基准尺寸,设计尺寸由模数的等差数列组成。这些年在建筑行业包括装修行业里很少有人提及模数,由此带来部品无法匹配,建筑工业化也难以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目前空间净尺寸一般按照三模即300毫米来做室内净空设计,市面上大部分装修材料都可以直接采购,无需单独加工,既节材又省工。如果装修材料的板材也都符合300毫米的模数标准,那装配化装修就较为容易了。当装配化装修中的这两个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后面的问题就算不上问题。虽然这种改变需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一起努力,但国家层面提供政策支持必不可少,仅仅依靠企业的话,目前还行不通。3Q:怎么看目前装配化装修中存在的成本偏高、质量粗糙等问题?A:成本偏高其实与设计方法也有关,设计方法正确成本不会太高。品质粗糙是施工管理的问题,这个一时半会儿无法解决,需要全行业一点一滴去改变。同时,这几个问题也正是建立全产业链通用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的原因所在。运用标准化手段,建立建筑通用体系下系统集成的技术规则,可以提高内装部品的通用率和互换率。部品一旦标准化以后就可以形成规模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就会使得成本降低,成本降低的同时品质就会有所提高,装修的损耗率也会极大降低,这是一连串正向影响的过程。4Q:从装配化装修发展历程来看,您觉得行业这几年里有哪些进步?A:我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关注装配化装修,在参观了一个正在推进建筑工业化的企业后深有感触,正好又有一个合作伙伴在研究建筑工业设计,于是我们就一起开始了装配化装修的研究。这之后,我们也给北京市保障房中心做了4个样板间,2014年又出了一本书——《公共租赁住房居室工业化建造体系理论与实践》,因此对这个领域的研究较为成熟。装配化装修属于建筑工业化的一部分,而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和制造业的整合,核心是建筑从业者的工业化思维转型。在这十多年间,行业内逐渐开始认识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性,大家都希望多了解建筑工业化包括装配化装修方面的知识技术体系,很多装修企业也在兴建厂房、在研究自己的装配化装修体系,这些都是很重大的转变和进步。装配式建筑特别报道
其他

对话东南大学教授张宏:优化应用范围,加快推进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产业持续发展

近几年装配式建筑风头正劲,业内常说,2015年是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元年”,2016至2018年是发展增速年,2019、2020年则是发展的风口之年。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统计,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2亿平方米,较2018年增长45%,其中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2.7亿平方米,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65.4%。作为给人们提供美好生活空间的载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也一直备受关注,但在效率、成本、用量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宏对此表示:“要想充分发挥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的技术优势,最好将其限定在多层以下、寒冷地区、地震低烈度地区等一定范围内,并且探索、鼓励和加快推动与现浇工业化建造技术的融合,逐步走向市场化推广的路径。”1Q: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优势有哪些?好住宅的显著特征又有哪些?A:不管是钢结构、木结构还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宅,都是为了给人们提供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工业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现阶段可能有它的优势:在一定情况下和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品质、提高效率并减少能耗和人工。至于好住宅,个人认为应该满足以下六个评价标准:第一是安全健康,安全是指防灾减灾性能,健康指室内外环境品质和防疫性能;第二是绿色生态,住宅是量大面广的一种建筑类型,我国前几年65%~70%的建设是住宅,因此低碳节能性能和对环境的低影响开发很重要;第三是长寿命高耐久性,住宅的反复拆除和重建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巨大,住宅寿命越长耐久性越高,环保性能和生态性能就能越好,这是最大的节能减排;第四是艺术美观,住宅要有艺术感、形式感,这是城乡人文环境的组成部分;第五是物联网和智慧化,指基于物联网让住宅里的更多应用场景能够实现智慧化,且住宅数据系统能够基于网络实现分析、应用;第六是社会人文,任何住宅都要为人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都需坚持以人为本。2Q: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是?A:钢筋混凝土是比较特殊的构件材料,它有三个特点:第一,它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质组合而成;第二,它的组合材质性能有分工且互相配合,钢筋受拉力,混凝土受压力;第三,它是唯一一种由流体变成固体的构件材料。基于这三个特性,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至少有五个问题需要考虑和注意。效率问题:钢筋混凝土的钢筋和混凝土分别受力,现浇工艺约束钢筋在组装时可以搭接构造,精度要求相对较低;钢筋混凝土一旦做成预制混凝土构件(以下简称“PC构件”),它的主受力材料钢筋则需要进行点对点连接,精度要求在3毫米以内,相当于要求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使得安装技术也需相应地提高。同时PC构件在运输过程中所造成钢筋质量受损等缺陷也可能被带到施工现场,使得现场的装配情况更加复杂和艰难。成本问题:如果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技术建造高层,降低成本则很难。钢筋的连接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后,所有的工程管理程序、工程管理装备、对人员的要求等都会极大提高,仅这一点,它的成本就很难降低。在装备和人员等方面,虽然工人素质可以通过培训进行改善,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筑产业工人和高效的住宅产业分工配套的情况下,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成本问题就比较难以综合解决。安全问题:钢筋混凝土是唯一一种由流体变成固体的构件,当用现浇工法将其做成梁柱板墙空间构件时,其成型后是一个整体。PC构件则要将整体分割成多块,再通过点对点连接和二次灌浆的方式组合成一个整体,其强度原理上、理论上比现浇要弱。在面对住宅有各种防灾抗震要求,特别是高层住宅,工程上如何保证住宅结构的强度在技术上是做了一件很难的事。用量问题:从环保和健康角度出发,不仅是住宅,城乡建设各领域都应该逐渐减少钢筋混凝土用量。钢筋混凝土的重要胶凝剂是水泥,而水泥产业是高污染产业,同时组成混凝土的材料包括黄沙、石子等,也均是高排放、高污染、高资源破坏材料,因此要逐步限制和约束钢筋混凝土的用量。改造利用问题:建筑的寿命和耐久性取决于材料本身的耐久性、构件的防灾性、空间的耐久性可变性。有些住宅可能几十年后会变更为办公场所、酒店公寓或其他功能,这就需要住宅有规整的大空间,要求其内部空间有实用性、耐久性、可变性,能适合将来其他的功能。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则不太容易建造大空间住宅,尺寸过大的PC构件会增加其运输和吊装的难度,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同时大构件在安装时要求底部有更强大的支撑,施工难度也会加大,因此PC构件无法做大是其缺陷,这使得空间做不大的住宅后期改造再利用就变得困难。3Q:如何才能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发挥好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优势?A:这一轮装配式建筑发展对建筑工业化起到了很重要的正面推动作用。但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应用在住宅层面,还需将其优化约束在一个范围里。一是多层以下,高层超高层住宅梁柱受力构件用PC构件建造不适合,成本高、技术难;二是寒冷地区,因为钢筋混凝土的现浇需要一定温度才能保证质量和安全,在超低温地区,钢筋混凝土现浇很难实现且质量无法保证;三是地震低烈度地区。在这三个范围内加大建设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可最大化发挥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和钢筋混凝土的技术优势。同时,在目前行业状况下,优化使用范围和住宅类型,让PC构件及其建造技术发挥优势作用,可以避免硬做带来一些工程缺陷问题。4Q:我国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发展的最大困难在哪?是否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A:国外大量装配式住宅都是低层住宅,高层住宅数量比我国少很多,他们在装配式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像我们这样充分显现。从这个背景来看,我们在技术上没有太多困难,因为我国确实是建设强国、建设大国,只是让市场接受难度较大。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的品质与现浇住宅品质差别不大,而造价却要高出每平米几百元时,市场就很难接受。所以需要优化和约束技术发展方向,加快推动整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住宅的可持续发展。至于弯道超车,当然有可能实现,但需要较长时间。事实上,最好的居住模式是低层的庭院和园林式独立住宅,它是能让六个标准充分呈现出来的住宅类型。因此住宅类型选择和优化是在技术之上的内容,它可以简化和综合优化应用技术,住什么样的住宅类型决定能不能够实现超越。装配式建筑特别报道
其他

行业研究报告(4)一定规模效应后,装配式建筑将具有更强的经济适用性

编者按:身在行业,在关注个体、个案的同时更要关注整体、关注行业。作为行业媒体,针对行业局部和整体的研究必不可少。为进一步聚焦行业整体现状,关注行业普遍性问题,更好地为行业及一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参考,即日起我们整合近年来一直坚持的“战略观察”“特别报道”“特别策划”等零散专版或专栏设置,统一纳入全新的“行业研究报告”专栏,不定期就行业热点、痛点、难点做深度研究和分析解读,以报道、报告等适应不同渠道、不同平台的形式推送、刊发,以供行业及决策参考。同时也将定期汇总成电子版作品集或编辑成纸质版向行业及主管部门定向赠阅。另欢迎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等一起合作或来稿,3000字~5000字左右为宜,一经采用,即付稿酬(投稿邮箱:jsbcjbd@163.com)。Q1:什么是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的部分构件在工厂进行标准和批量预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后进行吊装与连接而成的建筑,从而实现建筑过程从“建造”到“制造”的转变。通俗的讲,装配式建筑技术让建房子变得像“搭积木”一样。常见的构件种类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按主体结构的不同,装配式建筑可分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建筑、装配式木建筑三大类型。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统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占比64%,具有成本低及适用范围广的特点,装配式钢建筑占比30%,装预制配式木建筑占比6%。预制装配式钢结构(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C应用场景包括住宅、办公楼、教学楼、医院大楼等;(2)装配式钢结构PS以钢柱及钢梁作为主要的承重构件,主要应用于大跨度厂房、体育馆、超高层办公楼等建筑;(3)装配式木建筑主要用于别墅、仿古建筑等有特殊建造要求的建筑。Q2: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及综合优势?与传统现浇式建筑作业相比,装配式建筑在节约人力、缩短工期、环境友好、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以预制率为35%左右的30层装配式混凝土住宅项目和同等规模的传统建筑项目比较,装配式建筑能将工期缩短30%左右,施工人数减少70%/100人,同时,装配式建筑能够节约资源和能源消耗,有效降低粉尘、噪声与建筑废物等环境污染。(1)节能环保装配式装修作业过程中采用干式施工,施工工地无火、无水、无尘、无味,不用焊割、不用水泥、不搭纱布,从而噪声污染、粉尘污染、水污染极小,建筑垃圾明显少于传统现场浇筑方式。(2)施工周期短装配式建筑的预制件可在工厂内完成,养护时间短,施工现场可以快速完成安装,缩短工期。同时,装配式建筑可同时多层施工,盖主体可同步内部装修,实现立体交叉作业,施工速度更快。全装配式项目比传统建造方式节省3/4的工期;若以预制率为35%左右的30层装配式混凝土住宅项目为例,传统建设周期是28个月,装配式建筑施工可以减少至20~22个月。(3)节省人力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工厂化生产可降低对人工的依赖,并可节约现场施工人员数量,降低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装配式施工相对于传统方式至少可节约一半左右的人力。Q3:对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政策鼓励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支持。2016年是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政策推进元年。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部陆续出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随后,各省市陆续出台百余项装配式建筑专门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通过优先安排用地、税收优惠政策、容积率奖励、政府补助等优惠政策切实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总结来看,国务院及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5%以上,其中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2020年要培育50个示范城市、200个产业基地、500个示范工程,30个创新基地。2025年,争取做到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Q4: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及海外成熟市场经验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下,装配式建筑行业呈爆发式增长。根据政策指引,2025年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渗透率将达到30%以上,若以我国每年新增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约21亿平方米估算,届时新增装配式建筑面积将达到6.3亿平方米以上,保证了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速在17%以上。考虑到实现一定规模效应后的装配式成本将显著下降,而传统建造成本上升的趋势是不可逆的,因此装配式将成为市场化选择,届时实际需求可能实现更快的增长。对标海外市场。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装配式建筑行业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装配式建筑的市场渗透率高达32%~70%。对标海外成熟市场,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目前只有不足5%的市场渗透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日本发展经验:日本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兴起源自二战后日本房屋损毁,快速解决居民住宅不足的迫切性。自此,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模块化理念开始形成,政府主导下,经济激励政策完善,并于80年代末发展成熟。期间,日本装配式建筑经历了规格量产型-企划量产型-追求高附加值-资源循环利用等阶段。目前,日本装配式建筑渗透率甚至已接近90%,以低层住宅木结构和多高层集合住宅PC结构为主,具有大规模批量生产标准产品,同时满足多样化需求的领先经验。德国发展经验:德国装配式建筑的早期大规模应用主要为解决战后住房的短缺问题。建造方式严重依赖预制混凝土大板技术体系,并于90年代之前受到普遍欢迎。但受限于当时《雅典宪章》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局限性,以及经济及技术条件的限制,PC建筑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建筑单元、户型、建筑构件大量重复使用,德国大板建筑如今已饱受“建筑单调、僵化、死板,缺乏特色,缺少人性化”等诟病,部分项目已被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追求建筑的个性化,设计的精细化、强调建筑耐久性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建筑构件大量实行标准化、模数化。Q5:PC及PS构件的经济适用性装配式建筑较传统现场浇筑的成本略高,并限制了其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形成规模经济有助于降低装配式建筑生产成本。据统计,20%~55%的预制率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较传统现场浇筑的成本高128~255元/㎡,预制率越高,成本越高;从各省市的调查案例来看,PC造价较传统造价高200~800元/㎡,PS造价更高,节省的人工成本目前仍不足以弥补较高的构件材料费。我们认为,装配式建筑行业在发展初期受政策推动的影响更明显,一定规模效应后,装配式具有更强的经济适用性,而传统建造成本上升的趋势是不可逆的,装配式将成为市场化选择,届时将实现更快的需求增长。首先,愿意从事传统建筑业的工人日益减少,建筑业农民工人数自2014年持续回落,而农民工收入上涨压力较大,2014年以来,平均每年工资涨幅7.3%。此外,老龄化在建筑行业日益严重,农民工平均年龄从2008年的34岁升至2018年的40.2岁。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日益严格的环保将倒逼传统现浇式建筑向装配式建筑转型。Q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较装配式钢结构的发展难度更大?钢结构相比于混凝土结构更具有做装配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于钢结构而言,钢构件一直以来都是由钢结构公司加工完成后运至现场吊装,主体结构本来就是装配式的概念,与普通钢结构没有区别。装配式钢结构与普通钢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墙体,普通钢结构的墙体在现场砌筑完成,而装配式钢结构会要求用预制的外挂墙板等;同时室内装修系统和设备管线,装配式钢结构也要采用集成化。对于混凝土结构而言,主体结构原本主要采用现浇方式建造,与装配式的理念差距较大,技术限制成为短期制约。目前国内真正掌握预制混凝土结构技术的企业并不多,因而在实际工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推广过程中常常面临诸多问题:1)成本不可控的升高。现浇方式建造的混凝土结构,在设计时没有模块化的考虑,构件尺寸和种类多样化。目前很多预制混凝土项目碰到的问题就是,强行采用工厂预制生产构件,每一个新项目都需要重新制作混凝土构件的模板且模板种类众多,因此成本大幅上升,且很难控制。2)钢筋混凝土的装配式施工工艺比钢结构复杂。传统现浇方式建造时施工工艺粗放,构件之间连接相对随意,对混凝土内部钢筋的位置也要求不高;改用装配式后,关键工艺是灌浆套筒,即构件之间的钢筋采用灌浆套筒或螺栓等方式连接。钢筋连接的数量和种类多、结构复杂、对钢筋位置有较高要求,连接的施工难度也较大,同时,目前尚没有成熟的技术来监测套筒内部钢筋连接是否到位,一旦出现问题,将会成为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部分连接处仍需采用现浇方式连接,但结构整体性较全现浇结构有所下降。不少PC工程只预制楼板、楼梯板、内墙板等非抗震构件,就是为了避免剪力墙等抗震构件安装时出现钢筋连接不上的情况。3)现场吊装难度大。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重量会明显大于钢结构,钢筋混凝土内部需要跟外界连接的钢筋又多,现场吊装难度明显高于钢结构。综上,装配式钢结构相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而言,设计理念贴合,施工工艺简单,钢结构有做装配式建筑的天然优势。Q7:产业链和经营模式装配式建筑的上游主要是水泥、钢铁、木材等原材料以及构件生产和组装设备,中游是各类预制构件的生产商及现场组装的承包商,下游是建筑项目开发商。PC构件厂作为生产商,依赖上游的研发设计和下游的施工管理。一个典型的PC项目流程包含研发、设计、生产、施工、运营及维护等环节。其中,PC构件生产工艺流程包含4个步骤:(1)模具组装;(2)安装钢筋;(3)摊铺、浇筑、振动及养护;(4)脱模和成品检验。由模具组装到脱模,完成一轮PC构件生产需要8~24小时。典型PS企业分为两种经营模式:1)以钢结构制造为主,采用制造加工费+原材料价格的定价模式经营,通过低成本战略实现竞争优势。2)从设计到加工制造、现场安装的全产业链覆盖,加工制造产能主要用于自供,通过承揽钢结构工程总承包或专业分包工程赚取设计、施工费。大部分钢结构企业采用了这种经营模式,通过在技术专利、工程业绩方面的不断积累,形成一定竞争优势。Q8:PC构件厂投资门槛低,构件运输半径短进入PC构件行业的资金门槛并不高,选址(布局)和规模定位是核心考量因素。年产15万立方的一个PC构件厂,不含土地的资本支出约为2亿元,资本开支的方向包括工厂建设,设备购置,运营资本投入等。PC构件有严格的运输半径,因此,生产基地的选址应在主要市场的合理运输半径以内。PC构件体积和重量较大,外形多样化,不宜长距离运输,合理的运输半径在150公里至200公里,运费宜在300元/立方米以内,约占PC售价的10%。Q9:市场集中度PC构件市场集中度较低。(1)由于PC构件的运输半径不宜超过300公里,PC企业容易霸占山头、各自为营。(2)装配式建筑推进较快的地区主要集中于大城市群,高昂的地价对工厂扩张有所阻碍。根据中国钢结构协会的统计,目前我国钢结构企业在2500家左右,拥有钢结构制造企业资质的单位有510家,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50多家,其他多数为年产1万吨以下的中小企业,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不高,整体市场较为分散。产量最大的企业占全行业比重仅为2.09%,TOP6占比仅6.06%。同时,行业集中度有持续提升的可能。Q10:企业竞争战略行业发展初期,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存在信息差和资源差异是获取项目的隐形壁垒。随着行业日渐完善,我们认为,制造业的竞争依靠规模化生产及柔性生产,大规模实现定制化需求是这个行业生存能力的最大挑战。同时,核心经济圈的工业用地获取难度很大,而PC预制件有很强的运输半径限制,工厂布局的地域广度与辐射面决定了PC构件生产企业的业务发展空间。Q11:市场培育的难点装配式建筑在我国仍属新兴行业。1)正如我们前文提到的,生产企业难以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中获得成本优势,造价偏高限制了装配式的大规模应用。2)施工流程、施工队伍的专业性不强、缺乏可靠的质量安全监测手段等,导致装配式的产业链不完整,特别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质量易受施工水平影响。总结来看,我们认为,装配式建筑行业在发展初期受政策推动的影响更明显,一定规模效应后,装配式具有更强的经济适用性,而传统建造成本上升的趋势是不可逆的,装配式将成为市场化选择,随着产业链逐渐成熟,届时将实现更快的需求增长。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而言,钢结构更具备做装配式的天然优势,需求斜率或更陡。(来
其他

多地装配式建筑推进力度加码,激励政策如何精准落地备受关注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6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左右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则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到15%以上。作为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落实的关键节点,今年能否完成目标备受关注。2月以来,安徽、海南、福建厦门、四川成都、山东潍坊、河北衡水等地,陆续发布标题中带有诸如“进一步推进”“加快发展”等内容的文件,推动当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的明确了今年及近几年的目标、任务,有的提出了具体的奖励、保障和监管措施。就此,多位业内人士对中国建设报记者表示,上述多地纷纷发文确实有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但装配式建筑行业当前仍面临成本较高、市场接受度不够、相关企业对政策推进力度的依赖性较高等问题。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的激励政策在具体落实上存在差距,建议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做好协调。多地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2亿平方米,较2018年增长45%,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13.4%;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较2018年增长45%。在去年已经取得较快进展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多地又继续密集发文,进一步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例如河北省邢台市住房城乡建设局2月2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装配式建筑工作的通知》明确,2020年度办理施工许可新开工项目中装配式建筑占比要超过20%。山东省潍坊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近期也连续发布《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工作方案》和《关于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安排了今年具体推进工作的进度,明确了需要全面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的项目范围以及各参建主体的具体责任。相比而言,安徽、海南的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更是受到省级层面的关注,均由省政府直接发文。安徽省的文件明确了两个阶段的目标:到2020年末,装配式建筑占到新建建筑面积的15%;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到新建建筑面积的30%。海南省的文件则包含政策监管机制、产能布局、科技创新引导、容积率奖励、监督与问责等13方面内容,其中明确:到2022年底各市县年度商品住宅实施计划项目中,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的比例应不低于80%。“以上这些力度较大的举措对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蓬勃发展而言,的确是好事。”四川柏慕联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高级BIM工程师胡林向中国建设报记者分析表示,当前装配式建筑领域核心技术亟需提升,另外还存在预制装配式深化设计人员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缺失等问题。“如今各地主管部门发文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甚至联合企业、行业专家进行相关研究和培训工作,致力于通过不断的实践形成完善的规范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装配式建筑全面、稳步、健康的发展。”中部地区一位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向中国建设报记者表示,今年是装配式建筑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之年,各地发文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目标的完成,同时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当前装配式建筑推进的主要困难还是成本偏高和社会接受度不高的问题,希望地方层面发文推进的同时,国家层面也尽快制订未来几年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土地、财政等激励手段更为丰富从上述各地最新文件来看,奖励政策的内容都占有较大篇幅,其中主要涉及土地、税收、信贷、容积率、公积金等方面。安徽在“保障措施”部分主要提到了土地、财政和金融三方面举措。例如,优先保障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建设用地;省重点调度的装配式建筑招商引资项目优先纳入供地计划;出台财政扶持政策,支持装配式建筑项目、产业基地、园区建设;符合条件的装配式建筑企业享受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等。厦门市政府办公厅4月22日发布的《厦门市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实施意见》则包含了项目应用与产业发展两方面的政策支持。在项目应用方面,符合相关标准的装配式商品房项目可将装配式预制构件投资计入工程建设总投资额,申办预售许可;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装配式建造商品房的职工将优先拿到贷款;此外,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将在信用评级中获得“加分”,相应项目也将优先参评“鲁班奖”等奖项。在产业发展方面,支持政策主要包括税收优惠、专业化物流企业的培育和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5月20日发布的《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包含了用地保障、指标认定、房屋销售、评优评奖等6项支持政策。例如,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建设的土地出让价款可分期缴纳;装配式建筑产业将纳入招商引资重点行业;装配率达到相关标准的项目将获得3%的容积率奖励;符合一定标准的项目,施工时可不受重污染天气施工管控限制等。除了上述多样的激励政策外,北京还特别针对非政府投资民用建筑制定了资金奖励办法。4月13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出台市级装配式建筑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明确符合一定标准的项目可获得每平方米180元奖励资金。不过,虽然激励举措花样繁多,但更为重要的是落实。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他所在的地区虽然出台了一些激励政策,但由于部门间权责划分不够清晰明确,导致激励政策无法落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推动相关激励政策落地方面,潍坊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下属的潍坊市市政工程和建筑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建设报记者表示,当地主要采取了3方面举措:一是明确责任分工,潍坊市政府对每条激励政策都明确了责任单位;二是建立联动机制,住房城乡建设与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共同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并建立工作联动机制;三是建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成立由市领导牵头组成的装配式建筑推进工作协调推进机制,负责全市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考核检查等工作。装配式建筑系列报道
其他

装配式建筑优势如何充分发挥?完善配套体系成关键

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发展装配式建筑,陆续开展了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果。如今各地从生态宜居、节能环保等需求出发,不断出台相应政策,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实现跨越式发展。山东省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近日发布的《青岛市绿色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明确,要着力打造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沿海城市,2021年~2022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到40%;2026年~2035年,在确保质量和安全前提下,占比要提升到100%。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背后,其节能环保优势究竟有哪些?还需从哪些方面突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宋晔皓对此表示,装配式建筑打破了传统施工模式,将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不仅减少了现场操作中的资源损耗,还能进一步保证建筑的精度和品质。“下一步还需转变思维方式,全方位推广装配式建筑,既关注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也关注装配式建筑的内装。只有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来考虑问题,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装配式建筑的节能环保优势。”建筑节能环保优势需进一步发挥“以往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以消耗大量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当前我国建筑业依然存在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等弊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装配式结构总工程师刘敏敏表示,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几乎所有的施工工作都在现场完成,施工的机械化作用未能得到完全发挥,导致施工效率较为低下。“而装配式建筑的装配化施工大部分都在工厂进行,在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环境保护五个方面均有显著作用,与绿色发展理念十分契合。”装配式建筑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突出优势早已成为业界的广泛共识。北京建工集团旗下某项目总工程师张士兴表示,装配式建筑改变了传统建造方式,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建筑产业化、建筑部品部件工业化,并最大限度缩短了建设施工周期,确保了工程施工质量,有效减少了建筑材料损耗,提高了建筑使用寿命,节能环保效益显而易见。虽然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现实推进过程中,其节能环保效益却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张士兴表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在政策落实、体系完善、市场培育、管理模式等顶层设计与规划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比较突出的表现是,相关技术体系目前主要集中在结构系统的装配化和外围护系统的装配化,内装的装配化尚不成熟。与此同时,当前设计的产品也不利于工厂机械化生产以及现场高效化装配,使得装配式建筑的集成优势无法得到完全发挥。刘敏敏也表示,受制于多样化的建筑使用需求、用地规划要求、传统的设计思维等因素,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模数化和系列化程度不高,很多预制部品部件基本上为定制化产品,造成工程成本相较于传统建造方式来说偏高,由此导致企业的主动性不高,装配式建筑也无法大规模推进,影响节能环保效益的发挥。急需建立健全相应配套制度和体系基于上述分析,要使装配式建筑的节能环保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接下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以上专家一致表示,单纯从技术方面而言,还需建立与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相匹配、相协同的建筑围护系统,并采用合理有效的结构连接,提高建筑物的防水防潮、保温、隔热、隔声、耐火、耐久等性能。“首先要解决好装配式建筑建设中所面临的一些硬问题,如解决好建筑围护结构中最薄弱的热桥处理,其次要完善、细化、深化各项标准以及规则的制定,如加强部品的标准化等。”宋晔皓表示,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建筑师的关注点,建筑师往往对建筑使用者的需求了然于胸,他们的设计理念将直接影响产品后期的维修及使用寿命。此外,刘敏敏还从加快建设并完善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服务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以及人才支撑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技术服务体系层面,应该为高效生产和便捷施工创造条件,提升装配式建筑的品质和性能;政策支持体系层面,应该对提前实现或实施高于国家规定节能标准的企业和项目给予相应标准的奖励,并加大对装配式建筑节能相关技术和产品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同时,还应该建立国家装配式建筑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建筑标识制度;人才支撑体系层面,则应该加快破解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的难题,改变传统建筑思维方式,提高装配式建筑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张士兴对此深表认同并进一步表示,主管部门还应引导各类企业主体依据自身优势设定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发展定位,鼓励企业有序竞争。“同时完善产业链条衔接协调机制,通过行业权威媒体、学会协会、产业联盟等多种组织方式,衔接项目业主、开发建设企业、设计企业、构件企业、内装企业、质量监管等多主体,尽可能实现产业协同发展。”装配式建筑热线:13011117649丨18910707324丨18310337363丨010-51701869监
其他

一线工作参考(5)对话睿住科技董事长林冬娜:期待具备实力的装配式建筑企业组成服务联盟

编者按:关注一线,深入一线,来源于一线,才能更好指导和服务一线。为更好促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各项重点工作和重要部署的落地,更多关注和反映来自一线的实践、建议和声音,即日起我们整合之前的“读者来信”“群众来信”“特约评论”“专家观点”等零散栏目设置,统一纳入全新的“一线工作参考”专栏,就来稿、约稿中针对一线工作有深入思考、问题梳理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文章重点推送、刊发,供一线工作者和决策管理层参考,并定期汇总成电子版作品集或编辑成纸质版向行业及主管部门定向赠阅。欢迎一线工作者、各地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研究者等赐稿,1500-2000字为宜,一经采用,即付稿酬(投稿邮箱:jsbcjbd@163.com)。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公布的一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2亿m²,较2018年增长45%,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13.4%。装配式建筑取得大规模发展的同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能在短时间内建成交付,更是离不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通过大幅减少现场作业工作量,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围绕装配式建筑诸多话题,美的置业旗下睿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睿住科技”)董事长林冬娜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装配式建筑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多元集成性,疫情期间,其品质与速度优势非常明显。目前,装配式建筑产业呈现出“舞台空间大、独舞节目多、观众不踊跃、投资公司与演出公司效益不佳”等特点,未来应更好地完善“剧本”,组织更多不同领域、不同量级的参与者进行协同“表演”,让“演员”与“观众”实现更好地互动,使装配式建筑真正“物美价廉”。“期待若干具备实力的领头企业能够整合配套企业,组成多个紧密的、技术性的、全产业链的、共享的服务联盟,更好助力装配式建筑产业做大做强。”中国建设报:疫情期间很多地方都利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抢建了传染病医院,在您看来,这种技术有哪些比较优势?实践中还需进行哪些改进?林冬娜: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疫情期间的很多鲜活案例充分证明,包括主体技术、部品部件、设备安装、设计管理、工程管理集成应用等在内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品质与速度优势都非常明显。不过,装配式建筑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配套不紧密,系统性、集成性不足等仍较为突出。面对这些问题,睿住科技的思考是通过“五化”——跨体系的标准化、内外装一体化、建筑部品化、全流程信息化、产业链集成化,实现系统化研发、自动化管理、生态化发展。简单理解,即搭建全专业、全职能标准化体系,开展内外装一体化的装配式设计研究,从技术上建设集设计、成本、招采、生产、施工、运维的BIM全流程系统管理平台;在业态上打造产业链协同生态平台和共生机制,通过自建或投资、合作的模式,整合设计、材料、设备、生产、施工、运营、信息化技术等资源,形成集成化服务,进而为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中国建设报:美的置业在业内较早提出要发展装配式建筑,主要是基于哪些方面考虑?如何理解睿住科技“绿色与智慧生活全景方案供应商”这一定位?林冬娜:美的置业发展装配式建筑首先是基于对建筑品质提升的考虑。从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来看,工厂型的产品质量会比现场手工作业质量更高且更为可控,同时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对于消费升级和产品升级也起到关键支撑作用。其次也是顺势而为。公司积极布局多元化产业,有助于发挥深度协同效应和系统化优势,未来反哺主业并为公司长远发展带来强劲增长动力。最后,美的置业作为一家千亿级房企,发展装配式产业、关注建筑安全、提升建筑质量、促进环境保护是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睿住科技“绿色与智慧生活全景方案供应商”这一定位,源自美的置业在2019年初正式提出的“一主两翼”战略,即围绕房地产主业,发展智能产业化与建筑工业化,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产业协同发展。睿住科技作为“一主两翼”战略的主要载体之一,拥有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智慧生活研究院和产业产品研究院,并构建了以美家智能科技公司为主体的智慧生活产业和以联城住工科技公司、睿住优卡科技公司为主体的绿色装配式产业,实现了智慧绿色产业生态全景布局。此外,还通过天元设计院、代建公司、产城公司融合两大产业功能,形成了研发、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及产城开发运营的全链条复合能力,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中国建设报:结合此次疫情带给行业的影响,该如何科学认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装配式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林冬娜:此次疫情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建筑的产品与功能属性,建筑工地复工背后的复杂与困难程度也让我们更坚定了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决心。我认为,装配式建筑有以下4个方面优势:一是具有很强的领先性。装配式建筑拥有的工业属性赋予了它工业基因,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快速、高质量建设再次验证了装配式技术的品质与速度优势。二是拥有很强的系统性。工业属性加上“装配”特点,注定了装配式建筑具有足够的系统性与微观度。三是具有多元集成性。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很长,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产业链中企业的产品不一、组织不一、行动不一,需要一些高量级的企业或组织进行引导、集成。四是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大产业。就趋势而言,未来政策层面应该会更加鼓励多种技术融合发展,引导装配式建筑行业技术标准调整、规范,不同企业的不同产品、部件兼容性会自觉改善,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合作与整合进一步加强,EPC(工程总承包)、方案设计(初步设计)+DB(设计—建造)的建筑实现方式需求会越来越强烈,政策环境、产品思维也将具有更强的行业驱动力。在明确的、不同的技术体系主导下,我们期待由若干具备实力的领头企业整合配套企业,组成多个紧密的、技术性的、全产业链的、共享的服务联盟,更好地为市场提供绿色装配式整体解决方案。监制:肖正华
其他

一线工作参考(3)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融合发展是建筑产业的新机遇

编者按:关注一线,深入一线,来源于一线,才能更好指导和服务一线。为更好促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各项重点工作和重要部署的落地,更多关注和反映来自一线的实践、建议和声音,即日起我们整合之前的“读者来信”“群众来信”“特约评论”“专家观点”等零散栏目设置,统一纳入全新的“一线工作参考”专栏,就来稿、约稿中针对一线工作有深入思考、问题梳理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文章重点推送、刊发,供一线工作者和决策管理层参考,并定期汇总成电子版作品集或编辑成纸制版向行业及主管部门定向赠阅。欢迎一线工作者、各地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研究者等赐稿,1500-2000字为宜,一经采用,即付稿酬(投稿邮箱:jsbcjbd@163.com)。樊则森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的科技与产业革命,必将引起建筑业的新变革。第一次产业革命,蒸汽机的诞生引发了工业革命,英国人用工厂制造的钢和玻璃建造了伦敦水晶宫,标志着建筑工业化时代的到来;第二次产业革命,电力驱动的设备和自动化的控制系统让纽约帝国大厦等100层以上的摩天大楼成为可能;第三次产业革命,计算机及其信息科学辅助了悉尼歌剧院、北京大兴机场等复杂结构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当前,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驱动下,智能建造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外发达国家经历了先工业化(工业1.0),再自动化(工业2.0),进一步信息化(工业3.0),然后迈向智能化(工业4.0)的历史进程。我国40年的改革开放,将工业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简称“三化”)同步引进,实现“三化合一”,成功跨越了工业化、自动化、信息化三道难关,加快了工业现代化进程。经过持续跟跑,抓住与互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历史机遇,发展先进制造业,目前部分领域已实现并跑并有望领跑。借鉴上述经验,以装配式建筑为抓手,实现“三化融合”,并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融合发展,是改变我国建筑产业大而不强现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也都将建筑业与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相关联,积极推动智能化升级。比如德国将装配式建筑工业归纳于“工业4.0”范畴的创新战略和实施路线图,用数字信息驱动机器手代替人工作业。以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混凝土构件生产线为例,每个班组仅需用5名工人,每天两班,就能年产10万立方米混凝土构件,用工量是我国普通构件厂的1/40,目前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英国工业2050战略》对建筑领域成本、时间、缺陷率、事故发生率等指标进行量化,提出最终实现产值利润率提高10%的目标,并通过修订建筑条例,让智能建造得到国家建筑法规层面的支持,形成了推动发展的长效机制。我国从2015年开始,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抓手,将工业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在建筑领域中同步应用。通过“十三五”期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等科技攻关投入,目前在工厂成套装备、生产工艺、BIM技术等方面基本实现“工业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与之相适应的多种装配式建筑体系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地实施应用,发展势头良好。在智能建造方面,目前我国在数字设计和数字工地方面有一定的探索,尚处在碎片化的尝试阶段,缺少系统性的集成创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组织模式、平台软件开发、机器人智能装备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全方位突破。总体而言,智能建造在推进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智能建造推进方向上存在误区。目前的实践主要集中在数字设计和数字工地两个方面,有的数字设计达到很高的水平,但仍然只能依靠现浇抹灰等“拖泥带水”的旧方式来实现;有的在工地尝试了机器人的应用,但只是简单模仿传统抹灰等即将被工业化建造方式淘汰的老工种。同时存在将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割裂开来,分别推进的方向性错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没有认识到建筑工业化、自动化和信息化进程是智能建造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用工业化思维去发展智能化。另一方面是认为目前尚在“工业1.0”阶段,发展智能建造还要“等一等”,态度消极,动作滞后。二是没有在顶层设计层面将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相关联,缺少战略规划和实施路线图。由于缺乏整体统筹和战略规划。造成建筑产业科技攻关投入少,缺少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强力推动。三是还在沿用前工业化时期碎片化的施工组织管理模式。实施主体只关注单个项目的眼前利益,不注重建筑产品的品质创造及其带来的长期效益,加之各类旧模式下形成的既得利益关系,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对此,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适应工业化和智能化相融合的组织管理模式,以建筑骨干企业牵头,以全产业链不同规模、不同专业企业优化级配,密切协同,进而形成围绕高品质建筑产品进行精益建造、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环境。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具体实践和观察思考,就当前及今后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的融合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第一,不能等到实现了“三化”以后再去实现智能化。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需要两步并跑,融合发展。这需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梳理与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建筑组织管理模式,参考发展高铁、大飞机和航母的系统工程思维,全方位、全过程统筹高质量建筑产品供给。还需要对标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改革工程建设招投标体制和利益分配格局,在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同时,孕育有利于智能建造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并通过立法立规,形成长效机制。第二,加强建筑科技投入。首先,装配式建造方式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智能建造的关键过程,不能简单跨越,需要继续加大国家级重点专项的推动作用,稳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继续积极投入,力争用5年时间从目前的跟跑上升到并跑。其次,数字信息驱动机器人参与建造是智能建造的典型特征,要加大智能建造机器人的研发,现阶段宜重点推进工厂生产环节的机器人的工程应用,适度投入施工机器人相关研究。最后,科研投入要清晰指向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融合发展的领域和方向,避免因为路径模糊造成认识误区,牢固树立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融合发展,一茬接着一茬干的正确观念。第三,科学决策,用开放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和颠覆式的创新,发挥我国在互联网和5G领域的技术优势,突破智能建造关键技术。数字设计是智能建造的基础,目前我国主要数字设计软件的基础性技术都来自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应该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BIM软件,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也要以开放的态度积极融入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国际化进程,力争实现并跑,最终领跑。因此,应该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来规划我们的发展路径,避免过多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重复研究。而是对标新动能,基于互联网、5G等新平台,开发颠覆性、替代性的软件产品。我们要聚焦于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机器人应用领域,面向未来开展颠覆性、革命性的集成创新。从过去的单点升级为全面涵盖装配式建筑数字设计、数字生产和数字施工三大环节关键技术的系统工程。要打通数字信息在装配式建筑全过程有效传递的壁垒,融合建筑机器人应用,构建全链条的智能建造体系。未来已来,建筑业的未来在智能建造,而智能建造依托于行业工业化、自动化、信息化的产业基础。新基建吹响了建筑业升级的号角,必将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融合发展,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作者系中建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一线工作参考系列报道:一线工作参考(1)打通服务商砼企业最后一百米还需各方祭出“组合拳”一线工作参考(2)后疫情时代,如何进一步让超低能耗建筑大有可为
其他

一线工作参考(2)后疫情时代,如何进一步让超低能耗建筑大有可为

编者按:关注一线,深入一线,来源于一线,才能更好指导和服务一线。为更好促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各项重点工作和重要部署的落地,更多关注和反映来自一线的实践、建议和声音,即日起我们整合之前的“读者来信”“群众来信”“特约评论”“专家观点”等零散栏目设置,统一纳入全新的“一线工作参考”专栏,就来稿、约稿中针对一线工作有深入思考、问题梳理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文章重点推送、刊发,供一线工作者和决策管理层参考,并定期汇总成电子版作品集或编辑成纸制版向行业及主管部门定向赠阅。欢迎一线工作者、各地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研究者等赐稿,1500-2000字为宜,一经采用,即付稿酬(投稿邮箱:jsbcjbd@163.com)。一般情况下,人在室内的时间占比大于90%,此次疫情期间人们普遍被“禁足”,在室内的时间更长,室内环境的舒适性更加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超低能耗建筑作为能耗水平远低于常规建筑的建筑物,不仅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健康舒适生活的需求,且符合国家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未来将会产生巨大的需求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绿色城市建设也要求大力建设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其包括施工过程的“绿色”和建筑物使用过程的“绿色”,前者通过将一些重要部件在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以减少现场的施工作业,来实现绿色施工;后者是让建筑物以节能率超过90%的超低能耗状态运行以实现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这样的建筑使用起来将会更加舒适和健康,也是超低能耗建筑的优势所在。另外,节能、大气污染防治及带动相关产业链升级的紧迫性也是大力发展超低能耗建筑的动力所在。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发展面临节能和大气污染防治双重压力,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以降低能耗、减少能源资源消耗、改善居民居住品质,同时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技术革新和转型升级。据测算,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城乡建筑总量已达到620亿平方米,相对于庞大的建筑市场,超低能耗建筑的占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主要原因是超低能耗建筑的增量成本过高,同时人们对超低能耗建筑的优势感知度低,导致超低能耗建筑市场占有率低下。那么如何让超低能耗建筑把握住发展的良机?个人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要“政产学研用”共同努力以实现超低能耗建筑的规模化推进。目前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需要“政产学研用”围绕“用”这个核心来提高社会认知和消费者意识,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再通过规模化降低增量成本。规模化的方式可通过与老旧小区改造、农房建设、装配式建筑结合的方式实现。同时,还要大力宣传超低能耗建筑的优势,主要结合“健康、舒适”这个中心,让消费者可感知、可体会,让人们从被动的需求转为主动的接受。只有消费者接受了,超低能耗建筑的市场占有率就会大幅度提高,“见了兔子才撒鹰”的投资商和关注新科技发展的地产商,才会用真金白银去投资超低能耗建筑。二是要将超低能耗建筑和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相结合。现在超低能耗建筑的外墙外保温,还是以粘贴保温板抹灰式为主,兼有少量的夹芯保温墙板等形式,由于技术本身及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可能会存在脱落、着火、结露等隐患。将超低能耗建筑和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结合起来,则可集节能、防火、耐久、抗震等诸多优势于一体,实现保温层与建筑物主体同寿命——建筑不拆,保温不坏,从而在安全性和耐久性方面做到有机结合。三是要制定超低能耗建筑的技术标准和相应的奖励措施。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技术标准和奖励措施可以为我国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提供“双轮驱动”,助力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快速发展。目前国家制定的最新标准是2019年1月24日颁布的《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一些地方也相继出台了地方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北京市、河北省、郑州市、青岛市等地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项目及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相继出炉,河南省还于疫情期间发布了《关于支持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十条意见》的通知,规定对装配式低能耗、超低能耗建筑增加的外墙保温部分,不计入容积率核算的建筑面积,但这方面仍有待提高。延伸阅读:一线工作参考(1)打通服务商砼企业最后一百米还需各方祭出“组合拳”
其他

一线工作参考(1)打通服务商砼企业最后一百米还需各方祭出“组合拳”

编者按:关注一线,深入一线,来源于一线,才能更好指导和服务一线。为更好促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各项重点工作和重要部署的落地,更多关注和反映来自一线的实践、建议和声音,即日起我们整合之前的“读者来信”“群众来信”“特约评论”“专家观点”等零散栏目设置,统一纳入全新的“一线工作参考”专栏,就来稿、约稿中针对一线工作有深入思考、问题梳理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文章重点推送、刊发,供一线工作者和决策管理层参考,并定期汇总成电子版作品集或编辑成纸制版向行业及主管部门定向赠阅。欢迎一线工作者、各地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研究者等赐稿,1500-2000字为宜,一经采用,即付稿酬。(投稿邮箱:jsbcjbd@163.com)王群章商品混凝土产业作为一门飞速发展的传统产业,近40年来不断刷新着中国城乡的面貌。相信在今后几十年以及可以预见的将来,商品混凝土仍是最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之一。对正处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而言,工业化加快推进、城镇化方兴未艾,装配式建筑发展、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都离不开商品混凝土的支持。此次疫情过后国家基建按下“快进键”,也为商品混凝土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但当下该行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如下:一是砂石价格飞涨,企业利润降低。随着国家环保和生态治理力度的加大,以及河砂禁采和水泥错峰生产等措施的落实,河砂、石子、水泥成本大幅度提升,其它原材料也顺势而涨。目前豫西地区的粗砂已由最初的每立方56元上涨至190元左右,石子从每立方36元上涨至110元左右,水泥从每吨230元上涨至420元左右。河砂、石子、水泥作为商品混凝土重要的原材料,其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商品混凝土成本增加,商品混凝土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经营举步维艰。二是应收账款多,企业资金回款难。业内人士透露,商品混凝土企业在购买原材料时出售方不愿赊账,使得企业向建筑施工单位供应商品混凝土时往往需要垫支30%左右的货款,到工程节点时施工单位又往往以优先保证农民工工资的名义再推迟一段时间结算商砼款,导致商品混凝土企业应收账款增加;加上银行对于建材类企业的贷款条件相对苛刻,商砼企业难以从银行贷款,导致商砼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同时应收账款的增加,往往导致坏账的产生,更增加了企业资金的困难。三是无序化竞争阻碍了行业的发展。由于商品混凝土行业门槛低、企业进入容易,造成企业技术同质化程度较高,企业小、弱、多,产能严重过剩,竞争陷入同质化价格战。同时企业营销模式落后,不善于合作分享,从而形成行业效益低下的局面。四是管控标准提高导致企业生产举步维艰。以前商砼行业属水泥制品行业,只在红色管控天气停止生产,而去年下半年一些地区将商砼企业归类为水泥类行业,橙色和黄色管控也让商砼企业停产,严重影响了企业产能的发挥。同时由于建设项目和商砼企业不同步停工,客观上容易造成商砼企业违约,施工企业对此也很有怨言。五是对运输商砼车辆的种种限制也限制了商砼企业的发展。有些地区规定运输商砼泵车的通行证一个月办理一次,并且规定通行证早8点至晚9点可以通行,可工地浇筑混凝土基本都在夜间,规定时间和实际情况有出入,容易出现泵车白天无需送、晚上运送又“违规”的尴尬局面。另外,管理部门将商品混凝土泵车和渣土车混为一谈,不利于商砼企业的正常生产。如何破解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困境?个人认为还需各部门祭出“组合拳”:首先,规定开采标准,限定准入门槛。为打造碧水蓝天、保护人民健康,国家环保治理的相关措施必不可少,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地禁止砂石开采。建议政府部门多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砂石场的治理方案、规定开采标准、限定准入门槛,通过政府招标、拍卖等手段,让具备资质、达到环保要求的大企业进入砂石开采行业,严禁小、散企业的进入。这样既保护了环境,也有利于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其次,多部门联合提供多方支持。扬尘治理管控部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商砼企业的停工只局限于红色管控,并让建筑工地和商砼企业在管控天气下同步停工;金融部门应为符合条件的商砼企业办理绿色贷款通道,支持企业改造升级;交警、城管部门应为运输商砼的泵车“开绿灯”,如办理通行证由固定时间变为随入随办,甚至实现网络化实时办证,通行证时间也应与工地需要送料时间相符,同时将泵车列为绿色建材运送工具,为其运送商砼提供诸如规划合理运输线路等各种方便;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督促施工企业按节点支付商砼款。再其次,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创新”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商品混凝土行业也要紧跟时代步伐,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向绿色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只有这样,该行业才能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辉煌景象。最后,充分发挥商品混凝土协会的“桥梁”作用。协会应充分发挥熟悉行业的优势,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尤其是及时向政府各部门反映商砼企业的最新情况和合理诉求,同时又要及时倾听企业心声;要定期召开行业会议,邀请行业管理部门参与,向企业宣传最新的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加强行业自律,增强企业社会责任,自觉维护市场秩序,抵制不合格混凝土产品,防止不正当竞争;还要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提高从业队伍综合素质和能力,弘扬精湛工匠精神和优秀企业家精神,为商品混凝土企业做大做强发挥积极的作用。
其他

对话AECOM城市设计师钱睿:新冠肺炎疫情让“城市韧性规划”极具紧迫性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31个省(区、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社会各界团结一心积极投身抗疫一线。在此过程中,城市规划与设计行业如何助力疫情防控,如何缓解类似突发公共事件给城市治理带来的影响与冲击,非常值得探讨和关注。围绕上述话题,AECOM城市设计师钱睿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防疫、防灾等应急工作中,城市规划与设计行业应承担起紧急调整公共资源分配方案的角色,要尽快确立以“韧性城市”(经历地震、洪水、飓风等灾难、瘟疫、社会冲突等突发事件之后快速重组和恢复生产能力的城市)为基础的城市公共领域应急管理与使用规划,确保在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时,城市仍能安全、健康地运行。1中国建设报:在疫情防控、灾害防治等方面,城市规划与设计行业可以发挥哪些作用?钱睿:某种程度而言,城市在疫情防控、公共卫生、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功能化需求促进了规划与设计行业的形成和发展。每座城市都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制定公共资源的分配方案。所谓城市公共资源,主要包括六类基础设施(市政、数字、社会、生态、资源、韧性)和多种类别的公共服务,城市规划与设计就是在空间领域建立一套公共资源的分配规则。在防疫、防灾这样的应急工作中,城市规划与设计行业应承担紧急调整公共资源分配方案的角色,从业人员有责任、有义务积极投身到相关防疫防灾方案的制订中。2中国建设报:作为一名城市设计师,对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您有什么建议?钱睿:我认为要根据每个城市的实际情况,分类型、分阶段制定不同的应对策略。所谓“分类型+分阶段”是要看这个城市所处的疫情应对的阶段,虽然目前全国上下都在积极防控疫情,但武汉及其周边城市与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等城市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完全不同,采取的应对措施当然也就不一样。就武汉而言,现阶段必须限制公共空间的使用,但要维系社会关系又不得不继续依赖公共空间对公共生活承载的作用。现有的小微、社区公共空间在非常时期如何使用,需要多部门的协调以及城市设计师的参与。对于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目前要做的更多是预防性质的工作,与武汉等一些疫情重点地区相比,“一刀切”地限制市民公共生活显然不妥。3中国建设报:在处理类似突发公共事件中,公共空间可以发挥什么作用?您对公共空间的建设和使用有什么建议?钱睿:公共空间是重要的治理工具,是承载市民社会生活的重要容器,是维持城市公共健康、公共卫生的重要空间载体,同时还是维系整个城市社会关系的基础网络。针对此次疫情防控,我对公共空间的使用主要有4方面建议:一是重新梳理城市公共空间、公共场所的类型与级别,不能仅局限于室外开敞空间;二是配合新梳理的公共空间系统,调整平时与非常时期各级公共空间的不同使用规则;三是以社区公共空间为最小单元进行规划与设计优化,多一些能促进健康生活的公共空间,增加公共卫生监测与应急用途设施,形成去中心化的公共设施网络;四是将可接治新冠肺炎患者与设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疗机构周边公共空间划定为特别管理区,分时、分区域由相关医疗机构牵头进行特别管理。4中国建设报:“以社区公共空间为最小公共空间治理单元,对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进行优化”,如何理解这句话?钱睿:街道社区是我国治理系统的最末一级政府派出机构,社区理应成为空间治理的重要抓手,其中的公共空间是重要的城市治理工具。随着构建社会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格局工作的推进,以社区公共空间为最小公共空间治理单元(包括社区花园、社区中心等)对城市的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进行优化迫在眉睫。疫情防控期间,要以市民的真实使用场景为依据对公共空间进行优化。要以疫情防控为第一要求,限制高使用密度地区的公共空间使用,并将此类空间划定为应急响应或避难空间,提供消毒水、口罩、酒精等物资销售/领取站点。在保证个人隐私不被侵犯情况下,可通过紧急增加热感/红外公共摄像头或体温与空气环境(飞沫、颗粒物)监测设备,保证疫情期间的公共环境安全。疫情稳定后,再逐步恢复社区公共空间的使用,补充设置如社区农园、健身步道等设施,鼓励人们参加户外活动,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另外,要通过增加社区医疗箱、自动消毒的健身设施与急救灯杆等途径,进一步完善社区医疗设施。在智能化治理方面,可结合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与数据采集、融合技术,对已有公共摄像头增加健康异常体征行为的人工智能学习训练,规划长期稳定的居民健康指标检测装置与传感器矩阵,收集相关公共场所的健康数据,建立长期追踪的城市健康数据平台。此外,还可以结合区块链技术,整合包括城市公共空间在内的城市公共资产,建立城市公共资产管理与运营区块链,为市民提供充足物理活动空间的同时,形成高安全度、高信任度、高效率的去中心化社区服务网络,打通技术与城市物质空间的治理通道,精准、有效地配置城市公共资源。5中国建设报:整体来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给城市发展以及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带来了哪些思考?钱睿:此前,规划设计行业一直没有明确自身的公共政策属性,相信这次疫情对规划设计行业的公共政策属性也是一种提醒。另外,这次疫情也让我们看到“城市韧性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疫情为城市发展敲响了警钟:我们无法企及一个没有疾病的城市,但我们理应拥有一个安全、健康、繁荣并且能应对各种危险、突发情况与长期挑战的城市。对城市规划与设计行业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形成以“韧性城市”为基础的城市公共领域应急管理与使用规划,确保在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时,城市仍能安全、健康地运行。高端访谈系列报道:对话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分类、分层、分级进行对话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长三角一体化”要为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样板对话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天新:历史文化名城应在保护基础上寻求新元素与价值创新对话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建筑师胡宝哲:遵循“人性化”理念,从整体性、系统性出发打造宜居城市对话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胡斌:全民健身时代,体育建筑创作要充分考虑能否持续利用
2020年2月11日
其他

对话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分类、分层、分级进行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在部署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时强调,要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立健全全国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全面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做好历史文化资源普查测绘和建档挂牌工作。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中,历史文化名城一直是重中之重,如何科学对其进行保护尤为关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对此表示,经过长时间探索,历史文化名城已从当初偏重局部、片段、分散的保护思维,逐步发展为整体性、系统性思维。在此基础上,还需沉下心来认真梳理城市历史脉络,进一步实施分类、分层、分级保护。1Q:历史空间格局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骨架,在保护过程中如何保证历史空间格局不被破坏?A:人有了骨架才能立起来,历史文化名城有了空间格局才显得清晰而有秩序。对历史空间格局的保护有两点较为重要:一是对历史空间格局要有清晰的认知。它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城市历史的研究、城市发展脉络的分析以及对它独特空间的梳理。城市设计往往注重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关联性,可以提炼出城市中既有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在空间上的反映,因此可将城市设计当作一种认知工具和方法引入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二是要对历史空间格局进行整体的规划管控,提出明确的管控措施和要求,并形成严格的法律法规界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护好历史空间格局。2Q: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观念需要更新,怎样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谋划?A: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要分类、分层、分级进行。之所以要分类是因为历史文化名城有历史古都型、传统风貌型、地域特色型等不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又大致可分为传统生活类、商业类、混合类等,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要有不同的保护举措。分层则是因为历史文化名城包含不同尺度、不同层面的内容,在保护时需对城市的历史空间格局、山水格局、历史街巷等进行高度的整体风貌控制。分级则是在微观层面制定更加详细具体的保护规划,并将保护落到实处。3Q:《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草案)中提到,要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坚持“保”字当头,对此您怎么看?A:改革开放40多年来,对于北京老城的保护,此前也提过“夺回古都风貌”和“旧城整体保护”,现在提“老城不能再拆”,相比之下要求更加直接、清晰。首都核心区92.5平方公里中有62.5平方公里是明清时代北京城的范围,其中有将近40%的街区是历史文化街区,可见首都历史文化街区的绝对规模和占比数量都相当巨大。另外,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古都的营造思想,最后也都凝聚在了北京老城里,所以不能拆只能保。对于故宫、天坛这些世界遗产的保护目前已形成共识,老城里的历史文化街区也应是保护的重点和难点。首先需要对它们进行认真的调查,挖掘梳理出那些鲜活、真实、丰富、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保护好它们的真实性,这样才能讲好它们的故事。其次由于审美和追求居住舒服度的原因,居民有可能主动改变老建筑的传统风貌。我们既不能让他们轻易拆改,也不能轻易迁走居民,要努力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让老城传统生活方式得以延续。4Q:对于涉及历史文化名城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该如何科学处理?A:我认为最基础的就是要做好“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在政府指导下,百姓如果愿意出资做好自家房屋的修缮,历史文化名城可更好避免任由其衰败破落。另外,历史文化名城里很多房屋面积较小、质量较差,很多居民都是自己搭建厨房,公用卫生设施,如能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居民的生活就能得到良好改善。至于交通问题则涉及车辆的“停”和“行”,“行”可以推行绿色出行,“停”则可以采取与老城周边商业办公楼的停车场、地下停车场等共享的办法,提高停车场白天和晚上的使用效率。还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清楚认识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具有长期性,都会遇到阶段性问题。在某些阶段,我们必须容忍还有一小部分它没有改造好、没有修缮好,有待继续改善。5Q: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对于公众参与路径您有什么好的建议?A:公众的参与不应停留在表面上,需要深入了解公众的真实诉求,给他们提供通畅的表达途径。只有沟通好、协调好他们所关注的个人利益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间的关系,允许他们强调自身个人利益的实现,才能让他们更加自愿地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在组织方面,我们需要采取分工协作的方式推动社区营造,让公众发挥所长,一起参与环境品质的提升。另要加强构建新型社区关系。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员的流动使得人际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社会空间的重构非常有必要,迫切需要将公共参与和组织路径作为构建社区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建设,同时维护好这种社区关系的稳定性和延续性。6Q:您参与过桂林等地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有哪些好的经验或思考?A:我参加了清华团队做的桂林市总体规划,主要负责桂林历史文化名城规划部分,有四点经验和思考想与大家分享:一是桂林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和当地山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需将它放入整个桂林的山水格局中,维护好“桂林山水甲天下”这种地域性空间格局的特点。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需将它放入历史的发展脉络中去思考,梳理清楚是因为什么变化造就了它的空间脉络和格局特点。三是在规划上要对历史文化名城整体进行有风貌、高度和真实性的管控,避免文物古迹与周边环境的尺度形成强烈的对比,影响到历史文化名城的环境变化。四是当下历史文化与商业联系紧密,无论文物古迹还是历史文化名城,既会被强调文化价值,也会被强调文化在这种现代生活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有一个前提需要注意,那就是不能进行破坏性的商业开发,以免文化价值大打折扣、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也无法持续。延伸阅读:对话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借力文旅融合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对话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魏小安:历史文化名城不能就保护谈保护,需要创新发展机制对话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天新:历史文化名城应在保护基础上寻求新元素与价值创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一):以人为本、以研究为基础、以文化为导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二):遗产保护与民生人居环境改善兼顾并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三):建立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综合评价体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四):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真实性与完整性,延续原有生活功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五):整体保护、民生改善、地方复兴和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六):不随意改变历史空间格局及秩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七):专业性和大众化融合促进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北京经验: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苏州经验:坚持古城保护与新城发展并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杭州经验:发展文创产业助力工业遗产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扬州经验:以基础设施为重点推行小规模渐进式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厦门经验:活化利用焕发历史建筑业态新生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福州经验: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广州经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集聚化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阆中经验:保护为先理念让古城保持原始的纯净
2020年1月9日
其他

对话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长三角一体化”要为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样板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从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等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规划纲要》提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到2025年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要达到较高水平。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就此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在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理解《规划纲要》时,要紧紧抓住“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词。在实践中,要让“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样板,进而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1中国建设报:与京津冀地区强调的“协同发展”相比,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有什么新的内涵?该区域在一体化发展方面有哪些优势?成长春:“协同发展”是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资源或个体,通过相互协作,实现共同发展。“一体化发展”则是要打破行政单元束缚,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高效运转,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协同发展”与“一体化发展”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比如都对基础设施互联、产业分工布局、创新要素集聚等提出了要求。不同的是,“一体化发展”是协同发展水平的高级阶段,是更高水平的“协同发展”,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更广,需要克服的困难更多,尤其对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规划纲要》中提到的,要着眼于一盘棋整体谋划,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和跨界区域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调发展格局。对于长三角区域而言,在“一体化发展”方面有很多优势:从经济发展方面看,长三角区域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增长的强劲程度,都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从对外开放程度看,长三角区域整体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无论是对外投资还是进出口,该区域的基础和优势相对较好;此外,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生态联防联保方面,长三角区域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2中国建设报:《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区域间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其意义是什么?对于该机制的建立您有什么建议?成长春:长三角区域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发挥好两个作用:一是政府的协调作用,二是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将有利于长三角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提升长三角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竞争的能力,这也是长三角区域能否真正实现“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的制度安排。在建立区域间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过程中,要积极总结长三角区域已有的生态补偿机制相关经验。此外,还应该建立税收分享机制、征管协调机制,并探索产业跨区域转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合作的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等。总之,只有把制度安排和制度建设建立在更高层次基础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才能持续推进,才能得到各方的积极响应。3中国建设报:区域一体化发展离不开分工合作与错位发展,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布局应该注意什么?成长春:首先是产业链问题。长三角区域“1市3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尽管在产业发展上各有优势和特色,但整体而言依然存在产业同质化问题。其次是利益分配问题。利益分配是影响产业合理分工、错位发展的核心要素,需要市场和政府共同发力,更好促进产业发展。目前,江苏已有一些成功案例,比如江阴和靖江跨市跨江共建的江阴—靖江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在南通、宿迁、滁州建立的3个合作园区,相关经验值得学习。4中国建设报:《规划纲要》提出要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您认为当前长三角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如何,未来还有哪些提升空间?成长春:长三角区域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总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还存在不少短板,未来有不少空间可以谋划。从硬件方面看,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在打通跨区域“断头路”方面列出了时间表和任务书,还要进一步推动和落实;从软件方面看,长三角区域“一卡通”等的资源共享才刚刚起步,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在高铁方面,长三角区域尤其是江苏北部和浙江西南部地区,区域交通通达性和联系度还有待提升;在港口方面,长三角区域既有海港也有江港、内河港,但目前港口资源整合度还不高,港口间恶性竞争关系还未消除,此外在江海联运、陆海统筹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度还不够;在机场方面,长三角区域机场分布密集,如何发挥各大机场的职能,实现错位发展,打造分工明确、功能齐全、联通顺畅的世界级机场群,还有待进一步推动。5中国建设报:长三角区域也属于长江经济带的一部分,长江经济带发展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如何实现“1+1>2”的效果?成长春:首先,对于长三角区域来说,要发挥好“一极三区一地”(即: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在高质量发展上对长江经济带其他区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生态保护方面,长三角区域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定位不同,长江中上游地区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要适度开发,而长三角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还有发展的重任,要在保护中谋发展,必须处理好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关系。最后,长江经济带创新要素在全国占有很大比例,而在长三角区域又相对更为集中,如何发挥好长三角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创新发动机和引擎作用,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协调、联动发展显得至关重要。高质量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幸福感。目前,长三角区域老百姓整体生活水平较长江中上游地区稍好。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城市,又要关注乡村,两大国家战略要能够同频共振,做到真正落地,让广大老百姓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0年1月8日
其他

对话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天新:历史文化名城应在保护基础上寻求新元素与价值创新

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名城在延续历史文脉、保护文化基因和塑造特色风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82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正式建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历史文化名城在科学保护和合理发展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但也有一些由于“保护不力”“拆真建假”等问题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珍贵的历史记忆,留住这些记忆不仅为了传承文化、延续历史,也为了让城市更好地走向未来,如何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发展以及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尤为关键。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天新就此表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遵循系统性、特色性原则,切忌拆旧建新、拆小建大,同时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新元素、挖掘新价值,这样才能逐渐让历史跟现代在发展中走向融合。Q: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A:我认为应该辩证看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关系问题。例如城墙作为古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城市文脉延续的重要依据,也是城池最明显的标志符号。虽然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城墙有些残破,但却有一种废墟美,一种古迹真实感,内含一定历史文化价值,必须原原本本把它们保护好。但这不代表历史文化名城只能保护不能发展新元素、挖掘新价值,可以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采取新旧拼贴的手法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恰当的局部改造,形成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并存、共生的格局。例如荷兰的很多教堂,外观上看很复古、很有历史年代感,但走进教堂却让人眼前一亮,现代化的图书馆、高级餐厅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又很好地将古老的教堂文化与现代设计美学结合在了一起。这种组合方式很有创意,既保护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又不影响新功能发挥作用,很好地实现了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都市发展的融合。Q: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快民生改善该如何兼顾?A:部分观点认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意味着原居民要继续过之前那种低品质的生活,这不对。真正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首先是对人、生活、精神的保护,其次才是建筑、街道等物质环境。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是改善民生的媒介和工具。俗语说“旧瓶装新酒”,历史文化名城里的古建筑经过结构加固、局部更新等,完全可以在保持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具备更好的宜居性。以现代情怀连接古建文脉,在已有院落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对院落内部进行轻微改造,将吊灯、卫浴等现代化元素融入其中,既保证了院落完整性,也适应了现代的生活、居住方式。为加快民生改善,对历史文化名城中的环境和基础设施进行整治和改造很有必要。如通过使用不锈钢隔断、独立蹲位以及感应式小便池等卫生设施,可大大改善老旧公厕环境,解决漏水、槽式蹲位用厕不便等问题。这些举措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本身并不冲突,反而能更好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民生改善融合发展,在为民服务上创造更多价值。Q:城市注定要不断向前发展,历史文化名城周边环境与其整体风貌如何相协调?A:对于规模不大、周边基本没有太多城市建设且直接与郊区、农田相连接的历史文化名城,要防止它与周边的郊区、农田、山林地被分割看待。如果人为割裂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造成系统性文化感的缺失,从而影响城市的整体风貌。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历史文化名城内休闲、度假旅游的人流不断增多,各种车辆穿行于狭窄的街道,使得历史文化名城内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除了采取均匀布点、分散人流等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外,还可以在其周边设置一定范围的停车缓冲区域,让这些车辆尽可能地远离古城区,以减少因人流量、车流量过多给历史文化名城生活秩序带来的不良影响。Q:除了与旅游相结合外,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还有哪些创新型路径?A:多元的产业、经济、文化是一座城市健康发展的动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也不例外。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很容易让人感到疲惫,绿色循环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可以多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空间相结合,就像法国人品咖啡讲究的是环境和情调,采取的是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加古老的咖啡文化,我们也可以让历史文化名城和更多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相结合,使人们的身心在这里得到放松,尽情地享受生活。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某种程度上是对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传统生活方式的回归,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本身的循环和集约利用,让历史和未来在历史文化名城中更好共存、共荣。延伸阅读:对话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借力文旅融合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对话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魏小安:历史文化名城不能就保护谈保护,需要创新发展机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一):以人为本、以研究为基础、以文化为导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二):遗产保护与民生人居环境改善兼顾并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三):建立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综合评价体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四):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真实性与完整性,延续原有生活功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五):整体保护、民生改善、地方复兴和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六):不随意改变历史空间格局及秩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七):专业性和大众化融合促进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北京经验: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苏州经验:坚持古城保护与新城发展并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杭州经验:发展文创产业助力工业遗产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扬州经验:以基础设施为重点推行小规模渐进式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厦门经验:活化利用焕发历史建筑业态新生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福州经验: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广州经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集聚化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阆中经验:保护为先理念让古城保持原始的纯净报发展
2019年12月15日
其他

对话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建筑师胡宝哲: 遵循“人性化”理念,从整体性、系统性出发打造宜居城市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居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城市无论在新区还是在老城区,都规划建设了不少城市公共空间,如广场、林荫大道、绿地和公园等,城市面貌因此有了很大改善,但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宜居城市还有很大距离。
2019年11月9日
其他

对话英国Arup(奥雅纳)城市创新中心总经理张祺:城市更新应坚持可持续理念,拒绝简单粗暴、大拆大建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但同时也面临着城市开发渐趋饱和、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我国城市建设也由此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顺势成为经济新风口和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究竟怎样做城市更新?什么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城市更新?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实现历史文脉的传承?围绕这些问题,英国Arup(奥雅纳)城市创新中心总经理张祺在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可持续的城市更新要从历史足迹中寻找城市更新的脉络、从物理空间中寻求城市价值的实现,同时应在体制、机制上实现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共赢,让原住民充分享受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另外,人文精神的回归在当今世界是很重要的趋势,城市更新绝不能大拆大建,要高度重视和保持历史文脉的延续性。1中国建设报:2019年被称为“城市更新元年”,奥雅纳作为城市一体化服务机构,曾为深圳皇岗口岸、大连滨水区域等城市更新做过咨询服务和规划设计,过程中有哪些好的经验?张
2019年10月23日
其他

对话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胡斌:全民健身时代,体育建筑创作要充分考虑能否持续利用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协同联动,持续提升体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到2020年,要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到2035年,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实现现代化,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发展体育事业,落实体育强国战略,终究绕不开作为载体之一的体育建筑。作为我国公共建筑领域的重要类型,体育建筑一定程度上也折射了社会的发展变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索,体育建筑行业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在结构、造型、技术等方面有所提升,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进入全民健身时代,体育建筑如何创新发展更好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值得思考。”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胡斌就此表示。1Q:体育建筑作为我国公共建筑领域的重要类型,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社会的发展变迁。在您看来,我国体育建筑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体育建筑类型的发展将考虑哪些因素?A: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体育建筑在功能上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后是第一阶段,当时由于全民健身的意识并不强烈,体育建筑也就主要满足于不同类别、级别的赛事需求,体育馆组成单一,服务面也窄。从改革开放到2000年前后是第二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赛事的增多、规模的变大,体育建筑的场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单一功能型的体育建筑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情况下,可以服务于各种类别赛事同时进行的多功能使用型体育建筑应运而生。从2000年到现在是第三阶段,这时体育建筑的建设和管理加入了运营思维,功能也由多功能使用型逐渐向复合利用型转变。体育建筑不仅具备了体育训练和比赛功能,还逐渐具备了提供餐饮、酒店、零售、公共服务等功能。总之,体育建筑的功能变化是从单一走向复合、从适用走向实用并逐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未来体育建筑的发展应更加注重与政策、经济环境等社会大环境相结合,更加注重服务于人、服务于社会。随着体育建筑本身的内涵在扩大,体育建筑的设计也会更多地和社会发展、社会需求、体育产业及相关延伸产业相结合,在设计之初就兼顾到后续利用问题。另外,它的建设运营也会由政府完全主导模式慢慢转向政府和社会共同投资运营的PPP模式,甚至完全社会化建设运营模式。2Q:大型体育建筑如何在赛事结束后持续利用,一直备受关注。目前有些体育场馆改为公共文化娱乐活动场地,有些则改为体育运动员比赛和训练基地,还有哪些创新途径?A:大型体育建筑不仅承担体育赛事方式的需要,而且还承担赛后的集会、展览、庆典、演出等娱乐方式需要。因此,要结合场馆的规模和使用群体来对大型体育建筑进行后续利用创新。对于超大型的体育场馆,如鸟巢、水立方,作为一个景点、一种建筑遗产,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在赛后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娱乐、休闲。而对于一些非正规比赛场馆,赛后可以考虑服务于群众,为群众提供全民健身需求。随着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一些大型企业为了场地使用方便,往往也会选择大型体育建筑场地来做人才招聘会、双选会、公司年会使用。这样不仅对体育建筑场地进行了合理利用,而且还有利于企业增加团队凝聚力,增强企业自身形象建设,从而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北京工业大学的羽毛球馆在后续利用方面做的就很好,除了平时举办比赛、供学生上课使用外,更多的还是赛后进行持续利用,例如不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活动场所。还有就是每年的毕业双选会、公司年会,一些教委、文体部门组织的学生活动也会在这里不定期举办。总体来看,它的利用效率很高,同时满足了不同类型的需求。3Q:您主持完成过多个体育建筑设计项目,例如鄂州体育馆项目、郑州大学体育馆项目、阿尔山全民健身中心等,在这过程中,您总结了哪些经验?A:主要经验就是采取赛时和赛后利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等方面的思考。体育场馆赛时利用占用的时间较短,仅仅几周或者一个月,但一定要跟所在的城市、所处的位置、所服务的群体结合起来,提前对体育建筑场馆进行策划、评估,然后再去对体育建筑场馆进行设计。保障体育赛事之外,体育场馆更多时间还是供全民进行健身、企业进行会展等,这也涉及到如何做设计的问题。通过这样一种赛事和赛后利用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一个完整的金字塔结构,金字塔塔尖即赛事需求,塔尖的其它部分更多地是满足社会各种服务的需求,从而为体育场馆赛时和赛后利用提供良好的机制。4Q: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推广,体育建筑如何充分满足全民健身的实际需要值得行业深入思考,就此,您有哪些好的建议?A:这一问题,其实是体育服务业该如何满足健身娱乐需求,全民健身真正落实到群众层面就是参与者参加健身、娱乐、文体等活动。体育建筑要想充分满足全民健身的实际需要,首先,全民健身的组织方式要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单纯地广场舞或者步行、暴走的方式已经不能进一步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它只是一种初级表现形式。要想进一步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通过组织市民参加一些比较经济、实惠并由专业人员指导的健身班、培训班、集训营等社会化机构,来对市民平时健身的不正规动作、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纠正,从而使市民在娱乐的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其次,设施管理方面要实现社会化运营。全民健身活动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撑,这样才能满足全民健身的实际需要,所以在设施的管理方面需要对体育场地进行社会化运营。例如,北京工业大学的体育场馆,平时供学生们上课使用外,已经被这种社会化运营的体育机构长期租赁下来,定期训练使用。不仅提高了场地利用效率,而且体育产业、服务机构、场馆拥有方也达到了共赢。5Q: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一些城市面临记忆消失、精神衰落等负面效应。体育建筑作为城市规划中节点性组成元素,如何唤醒城市消失的记忆,让城市重新焕发活力?A: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好,这也是我一直重点关注的,目前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与城市文化相结合。体育建筑本身作为城市规划中节点性组成元素,需要与城市的文化活动相结合。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近两年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打造了华熙LIVE·五棵松下沉广场。华熙LIVE·五棵松下沉广场倡导全新城市生活理念,以文化体育内容为核心,加入了休闲体育、餐饮服务以及娱乐和社会文化交往等元素,为市民夜间消费、娱乐提供了极大便利,现已成为京西品味消费新地标。二是加大对体育建筑遗产自身的保护。对于一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设计价值的体育建筑遗产应当予以保留。而对于仅满足于赛事需要不一定满足后续利用的这种体育建筑遗产,可对其进行更新、再利用。例如,这种体育建筑遗产平时可供赛事使用,赛后可供市民集会、娱乐或者作为作为体育建筑博物馆使用,通过这种更新、再利用的传播方式把这些文化脉络延续下来。还有就是,在原有的体育建筑遗产基础上,对一面墙或者一个角落进行深加工,把相关赛事获得的奖品、资料、照片等放在这里进行展示,让前来健身的群众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这种文化的自豪感,从而加大对体育建筑遗产自身的保护与延续,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监制:肖正华
2019年10月23日
其他

对话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好作品”要符合建筑规律且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量级建筑作品为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建筑设计理念也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为回顾70年来我国建筑设计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中国建设报记者近日独家专访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赵元超。对于什么是好的建筑作品,赵元超表示,“好作品”首先要符合建筑规律和建筑方针,要能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同时要与城市和自然的环境相融合。最重要是,“好作品”一定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心中的‘好作品’包括“北京十大建筑”、中国银行总行、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北京长安街沿线建筑风格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真实反映了我国70年来建筑风格的变迁。”1中国建设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建筑方针是“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如今演变为“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怎么看待我国建筑方针的变化?赵元超:“适用、经济、在可能情况下注意美观”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特别是最后一点“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具有特殊的时代特色,对于一个饱受战火摧残、“千疮百孔”的国家来说,这样的建筑方针是对的,它一直是指导我国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渐渐认为应该全面认识建筑,毕竟建筑是“百年大计”,雄安新区甚至提出是“千年大计”。建筑是科学与技术的结晶,也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建筑应让人从内心激动和感动,能够成为城市的标志。在此情况下,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美观”。当然,也出现了一些过分追求形式主义和标新立异的创作倾向。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加上“绿色”是时代的特征,说明我国对建筑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建筑不仅是一个“住人的机器”,更是文化的载体,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追求。2中国建设报:每个建筑师对“好作品”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好作品”应该具备哪些因素?70年来不同时期有哪些代表性作品?赵元超:“好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要符合建筑规律和建筑方针。“好作品”应该能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建筑要能给人提供“诗意的栖居”;“好作品”还应该能与城市和自然环境相融合。最重要的一点,“好作品”一定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评选过60年600个经典建筑,近期还会再评选最近10年100个经典建筑。我心中比较经典的“好作品”有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这是全国公认的,当时建筑师们充满着对新中国热情,凝聚了老一辈建筑师的心血,许多人为此忘我的工作。后来北京又涌现出很多经典建筑,比如国贸、国展中心、中国银行总行、亚运村项目、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3中国建设报:您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类似这样的城市应该如何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城市更新发展上取得平衡?赵元超:刚才说的是对建筑认知的态度,从更大范围来看,城市是人的生活空间。对于历史文化名城,首先要用尊重、敬畏的心态进行现代化更新。因为“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同时,古城毕竟处于“马车时代”,相对于之后的汽车时代与信息时代,它确实是需要更新的。实际上从民国时期,西安就已经把城市历史文化当作重要资源进行了保护。新中国成立后,如果经济等方面条件允许的话,实际上应该“新旧分制”,老的城市保留原有格局,进行一些微更新,再重新建立一座新的城市。但解放初期确实没有这种条件,也没有认清城市的文化价值。现在新中国成立70年了,我们对城市的保护和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也体现在今天很多地方提出要避免大拆大建。总之,城市和建筑的改造更新一定要融入现代生活,不能把它当作一个“木乃伊”来对待,要活化遗产、唤醒遗产的价值。目前,西安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比如钟鼓楼广场及地下工程、南门广场综合提升改造均是保护和发展的典范工程。应把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资源,一个生命体,而不是一个包袱。4中国建设报:当前,城市空间和形态存在趋同化和西方化现象,不少地方“千篇一律”,未来城市发展中应该如何避免?赵元超: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像吃了激素一样迅速膨胀,很多城市的建设面积扩大了一百倍。我们还没有去认真研究什么是“好城市”的时候,它就迅速“膨胀”了,而且很多时候是盲目跟风发展。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国的房地产业的过度发展也导致城市“千篇一律”,很多房地产企业把自己的风格范式强加给一个城市,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复制。之所以出现这种“千篇一律”,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认清城市的本质,没有建立一种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就容易统一化、趋同化,把最宝贵的历史文化丢了。另外,城市的特色不仅仅是建筑,还在于城市的历史空间。为什么欧洲很多城市让人感到亲切,因为人可以和城市进行“对话”,那是一座具有人文尺度的城市。不同时代的建筑“混搭”在一起,就能够看到城市的年轮,如果清一色的都是一个时代的建筑,那就让人觉得乏味。当然,目前我国“千篇一律”的现象已经在好转,比如东南一些城市已经朝着精致化方向发展,建筑与自然更加和谐、建筑和建筑也显得更加“彬彬有礼”,具有君子风度。5中国建设报:您曾经说过,建筑师应该从设计到建筑竣工全过程参与。目前很多地方正在试点、推广建筑师负责制,该制度的落地还有哪些路要走?赵元超: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筑总体量不多、规模也不大,建筑师发挥的作用也更大一点。之后,建设规模逐渐扩大,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健全,建筑师所起的作用就渐渐淡化了。而且为了防止腐败等问题,建筑法就规定建筑师连材料都不能指定,强势的甲方和弱势的乙方,使建筑师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很多建筑师更是沦为“画图匠”。而在国外,是有一系列措施保证建筑师的权力的。比如贝聿铭设计卢浮宫金字塔时,时任法国总统想要修改,贝聿铭马上表示,贵国的法律规定建筑设计方案一经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这一点上,我们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总体来说,建筑师负责制方向是对的,但实施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6中国建设报:随着我国影响力的提升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我国建筑师走出去的机会将越来越多,您认为建筑师如何才能拿出让当地人满意的“好作品”?赵元超:我国建筑设计在“走出去”上已经有很多先例,比如一些援外项目和大使馆。再过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存量改造的建筑占比将逐渐增加,我国建筑设计可能出现产能过剩,“走出去”的情况将更加普遍。建筑师在国外设计作品,首先要深入了解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的文化和技术。与此同时,我们也有优势,作为局外人也许更能看清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倒可以避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现象。还有一点很重要,我国的标准和体系要能够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才能“走出去”,比如现在一些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就提出,一定要采用英国或法国的标准。当然,我们也不能等国外都认可了我国的标准再“走出去”,要不断去实践、积累,就像华为公司一样,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渐建立自己的标准。延伸阅读:对话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张伶伶:好的建筑作品要在特定的区域制约中进行设计监制:肖正华
2019年9月24日
其他

对话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魏小安:历史文化名城不能就保护谈保护,需要创新发展机制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记录者,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大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有些历史文化名城惨遭人为破坏,情况危急;有些如山东省聊城市、山西省大同市、河南省洛阳市、陕西省韩城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因保护工作不力致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严重破坏,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下文通报批评。如何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并重构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就此,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魏小安表示,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不能就保护谈保护,那样的话很容易被束缚,客观上也是没有成效的,必须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在保护过程中还需创新发展机制,寻找新的出路,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是可供参考的路径之一。Q: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推广?A:现在大家都在谈文旅融合,其实从旅游发展伊始,文化和旅游就已经融合在一起了,不是今天才有文旅融合。在研究旅游行业的40多年里,我一直很关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旅游之间的关系。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问题,以往空喊口号来谈保护是行不通的,需要重新找一条出路。如今,我们借助文旅融合的东风,也确实创造了不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功经验,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起了一定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自身文化的梳理、挖掘和再表达。比如: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的西安古城墙入城式,将当地的文化内容和旅游发展相结合,既发展了旅游,也使历史文化名城得到了保护。同样地,大明宫遗址、曲江遗址也都采取了这种形式。在此基础上,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强大吸引力,甚至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可以说,将古城文化和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是各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分重要的经验。二是合理保障老百姓利益。历史文化名城不是虚的,它由古街区、古建筑、原居民等构建而成,因此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同旅游发展结合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当地百姓的利益。只有合理保障老百姓利益,人们才会有保护的动力,历史文化名城也才能得到更好地保护。Q:在一些地方,过度的商业化使得历史文化名城变得面目全非,如何重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模式,使保护与利用能够更好地并存?A:我个人认为,“过度商业化”这个词用得不准确。商业化是历史文化名城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商业化就没有利益,过度商业化其实是地方政府、商业机构、当地百姓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际上,在历史文化名城里,街区本身就是传统商业街的集中,就是一种过度商业化,北京的南锣鼓巷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无数案例证明,要想做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利用更好并存,就不能单纯就保护谈保护,必须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也是我再三强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首先需要动力,动力需要机制,机制的背后一定是利益”的原因。Q:随着游客品位的提升,单纯的观光游已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化”利用如何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A:观光游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活化”利用的主体模式,一定程度上还需坚持。在坚持的同时,当然需要创造新的发展模式,使历史文化名城得到多样化利用。例如扬州,在观光游方面,只有瘦西湖和个园景区发展得较好。但我发现,扬州的生活品质的确很好,带有明显悠闲和享受的气质。于是在我的建议下,扬州通过打造“文化休闲度假城市”项目,成功招商80亿元。这就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多样化利用的结果,也是一座城市本身转型所需。跟扬州一样,不少历史文化名城也将文化休闲作为出发点,积极发展老城休闲度假模式,弥补了因先天地理区位因素不足而游客较少的缺陷。在新的市场需求下,新的需求也在升级,只有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城的其他价值,才能更好地满足新的需求。Q:在保护过程中,政府、开发商、老城居民该如何处理好关系,才能保证历史文化名城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A:想要让历史文化名城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利用,仅处理好政府、景区、开发商的关系远远不够,还需加上媒体和学者。政府应做好公共服务,开发商应做好示范作用,媒体要做好监督……至于怎样才是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我认为绝对化的保护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在现代社会,当地老百姓也有过上现代化生活的权利,我们不能一味为了保护,而剥夺他们的权利,放弃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这方面,乌镇是做得比较好的,例如它们的空调外部都会修上木格罩,罩上再种满花花草草,这就成功在视觉上让现代化设施和古城环境协调相融。此外,为了历史文化名城更有效合理地被保护和利用,新城与老城应该实现分离。老城可以继续保留原汁原味的环境,但宅子只用来开店;五公里外的新城则作为生活区。如此一来,老城保护与生活品质提升都可以得到保证。Q: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使历史文化名城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A:从互联网角度来说,要想做网红打卡首先需要将其进行包装,不包装不可能成为“网红”。浙江省某网红旅游目的地的经典照片就是:大榕树下农民悠闲地牵着牛,远处背景里炊烟袅袅,一派祥和。很明显,这是包装的效果——有计划的布景、选址和摆拍,因为现在没有了这样的生活。还有蔚州古城80多岁的“袍哥”,每天穿着长袍在古城里行走,游客纷纷驻足与他合影留念,既让他成了古城象征性人物,也成了当地的“网红”。所以,表演化的包装是网红的必备要素,此外还要做出差异、做出特色,这样才能让历史文化名城成为“网红打卡地”。延伸阅读:对话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借力文旅融合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监制:肖正华
2019年9月23日
其他

建筑大师梁思成57年前对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洞见,现在看依旧句句经典……

从拖泥带水到干净利索梁思成“结合中国条件,逐步实现建筑工业化。”这是党给我们建筑工作者指出的方向。我们是不可能靠手工业生产方式来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在一些技术先进的国家里生产已逐步走上机械化生产的道路。唯独房屋的建造,却还是基本上以手工业生产方式施工。虽然其中有些工作或工种,如土方工程,主要建筑材料的生产、加工和运输,都已逐渐走向机械化;但到了每一栋房屋的设计和建造,却还是像千百年前一样,由设计人员各别设计,由建筑工人用双手将一块块砖、一块块石头,用湿淋淋的灰浆垒砌;把一副副的桁架、梁、柱,就地砍锯刨凿,安装起来。这样设计,这样施工,自然就越来越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许多城市遭到破坏,亟待恢复、重建,但人力、物力、财力又都缺乏,建筑师、工程师们于是开始探索最经济地建造房屋的途径。这时期他们努力的主要方向在摆脱欧洲古典建筑的传统形式以及繁缛雕饰,以简化设计施工的过程,并且在艺术处理上企图把一些新材料、新结构的特征表现在建筑物的外表上。第二次的世界大战中,造船工业初次应用了生产汽车的方式制造运输舰只,彻底改变了大型船只各别设计、各别制造的古老传统,大大地提高了造船速度。从这里受到启示,建筑师们就提出了用流水线方式来建造房屋的问题,并且从材料、结构、施工等各个方面探索研究,进行设计。“预制房屋”成了建筑界研究试验的中心问题。一些试验性的小住宅也试建起来了。在这整个探索、研究、试验,一直到初步成功,开始大量建造的过程中,建筑师、工程师们得出的结论是:要大量、高速地建造就必须利用机械施工;要机械施工就必须使建造装配化;要建造装配化就必须将构件在工厂预制;要预制就必须使构件的型类、规格尽可能少,并且要规格统一,趋向标准化。因此标准化就成了大规模、高速度建造的前提。标准化的目的在于便于工厂(或现场)预制,便于用机械装配搭盖,但是又必须便于运输;它必须符合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人民的生活习惯。此外,既是预制,也就要求尽可能接近完成,装配起来后就无需再加工或者尽可能少加工。总的目的是要求盖房子像孩子玩积木那样,把一块块构件搭在一起,房子就盖起来了。因此,标准应该怎样制订?就成了近二十年来建筑师、工程师们不断研究的问题。标准之制定,除了要从结构、施工的角度考虑外,更基本的是要从适用——亦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的角度考虑。这里面的一个关键就是如何让求得一些最恰当的标准尺寸的问题。多样化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不同大小的空间,因而需要不同尺寸的构件。怎样才能使比较少数的若干标准尺寸足以适应层出不穷的适用方面的要求呢?除了构件应按大小分为若干等级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模数问题。所谓“模数”就是一座建筑物本身各部分以及每一主要构件的长、宽、高的尺寸的最大公分数。每一个重要尺寸都是这一模数的倍数。只要在以这模数构成的“格网”之内,一切构件都可以横、直、反、正、上、下、左、右地拼凑成一个方整体,凑成各种不同长、宽、高比的房间,如同摆七巧板那样,以适应不同的需要。管见认为模数不但要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适应材料特征,便于预制和机械化施工,而且应从比例上的艺术效果考虑。我国古来虽有“材”“分”“斗口”等模数传统,但由于它们只适于木材的手工业加工和殿堂等简单结构,而且模数等级太多,单位太小,显然是不能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的。建筑师们还发现仅仅使构件标准化还不够,于是在这基础上,又从两方面进一步发展并扩大了标准化的范畴。一方面是利用标准构件组成各种“标准单元”,例如在大量建造的住宅中从一户一室到一户若干室的标准化配合,凑成种种标准单元。一幢住宅就可以由若干个这种或那种标准单元搭配布置。另一方面的发展就是把各种房间,特别是体积不太大而内部管线设备比较复杂的房间,如住宅中的厨房、浴室等,在厂内整体全部预制完成,做成一个个“匣子”,运到现场,吊起安放在设计预定的位置上。这样,把许多“匣子”垒叠在一起,一幢房屋就建成了。从工厂预制和装配施工的角度考虑,首先要解决的是标准化的问题。但从运输和吊装的角度考虑,则构件的最大允许尺寸和重量又是不容忽视的。总的要求是要“大而轻”。因此,在吊车和载重汽车能力的条件下,如何减轻构件重量,加大构件尺寸,就成了建筑师、工程师,特别是材料工程师和建筑机械工程师所研究的问题。研究试验的结果:一方面是许多轻质材料,如矿棉、陶粒、泡沫矽酸盐,轻质混凝土等等和一些隔热、隔声材料以及许多新的高强轻材料和结构方法的产生和运用;一方面是各种大型板材(例如一间房的完整的一面墙作成一整块,包括门、窗、管、线、隔热、隔声、油饰、粉刷等,一应俱全,全部加工完毕),大型砌块,乃至上文所提到的整间房间之预制,务求既大且轻。同时,怎样使这些构件、板材等接合,也成了重要的问题。机械化施工不但影响到房屋本身的设计,而且也影响到房屋组群的规划。显然,参差错落,变化多端的排列方式是不便于在轨道上移动的塔式起重机的操作的(虽然目前已经有了无轨塔式起重机,但尚未普遍应用)。本来标准设计的房屋就够“千篇一律”的了,如果再呆板地排成行列式,那么,不但孩子,就连大人也恐怕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这里存在着尖锐矛盾。在“设计标准化,构件预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的前提下圆满地处理建筑物的艺术效果的问题,在“千篇一律”中取得“千变万化”,的确不是一个容易答解的课题,需要作巨大努力。我国前代哲匠的传统办法虽然可以略资借鉴,但显然是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的。但在苏联和其他技术先进的国家已经有了不少相当成功的尝试。“三化”是我们多快好省地进行社会主义基本建设的方向。但“三化”的问题是十分错综复杂,彼此牵挂联系着的,必须由规划、设计、材料、结构、施工、建筑机械等方面人员共同研究解决。几千年来,建筑工程都是将原材料运到工地现场加工,“拖泥带水”地砌砖垒石、抹刷墙面、顶棚和门窗、地板的活路。“三化”正在把建筑施工引上“干燥”的道路。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工作者已开始做了些重点试验,如北京的民族饭店和民航大楼以及一些试点住宅等。但只能说在主体结构方面做到“三化”,而在最后加工完成的许多工序上还是不得不用手工业方式“拖泥带水”地结束。“三化”还很不彻底;其中许多问题我们还未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基本建设的任务比较轻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把“三化”作为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内科学研究的重点中心问题,以期在将来大规模建设中尽可能早日实现建筑工业化。那时候,我们的建筑工作就不要再拖泥带水了。(来
其他

对话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对征地范围的限定是此次土地管理法修正案最重要的突破

8月26日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把党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决策和试点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同时在农村“三块地”改革方面作出了多项创新性的制度设计,迅速引发广泛关注。长期从事土地制度研究的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在接受中国建设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土地管理法修正案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征地范围作了严格限定,并提高了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标准,这是此次土地管理法修改所取得的最大、最重要的突破。另外,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的情况下,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开了一个口子。整体来看,这次对于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改革力度并不大。未来,应该让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并进一步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1中国建设报:总体而言,您认为此次土地管理法修正案最大的亮点是什么?蔡继明:此次修改最大亮点是关于征地的改革。此前,国务院在33个县(市、区)试点“三块地”改革,其中第一项就是农村土地征收。此次土地管理法修改主要表现在对公共利益的范围作了严格的限定。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但这里的“公共利益”到底指什么?法律没有进行明确限定。实际上,过去不管是出于公共利益还是非公共利益,只要是因城市建设、工业化发展需要占用农民土地的,一律由政府征收为国有土地。显然,开发区、工业园区、商品房等建设完全是出于商业利益的需要,采取政府征收的方式就等于剥夺了农村集体土地的发展权,使广大农民不能平等分享城市化所带来的土地增值。此次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对何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划定了6种情况,包括军事、外交用地;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以及经省级以上政府批准由县级以上政府组织实施的成片开发建设需要用地等。这6种情况虽然不一定非常全面、合理,但毕竟有了一个可操作、可参照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兴建开发区、工业园区、商业园区以及商品房等都不属于公共利益,需要占用农村集体的土地就不能再采取政府征收的方式。这是这次土地管理法修改所取得的最大、最重要的突破。另外,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还提高了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原来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对被征地农民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其中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新版土地管理法则强调征地补偿要公平、合理,要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具体讲就是要按照区片综合地价进行补偿,除了考虑土地产值,还要考虑区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综合制定地价,并且至少每3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可以预期,经过这次修改,广大农民通过土地征收获得的补偿水平将会大幅提高。2中国建设报: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在放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上有一些新的举措,您怎么评价?蔡继明:刚才提到,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对政府征收土地的情况进行了较严格的限定,这样可征收农民土地的范围就被大大缩减了。但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土地需求总量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就必然要以集体土地入市作为补充,这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删除了原来第四十三条任何单位或个人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使用国有土地的规定,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依法登记,并经三分之二以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直接使用,而土地使用者在取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之后还可以互换、抵押或再次转让。这也是适应征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配套措施,在缩小征地范围的同时,给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开了一个口子,即非公共利益的用地需要就可以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来满足。3中国建设报:您长期研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您如何看待土地管理法修正案中关于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改革?蔡继明:总体而言,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第一,仍然强调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且宅基地的面积不能超过一定标准;第二,农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就不能再申请宅基地。这两条是原来的土地管理法就有的,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其实如果农民愿意退出,根本不用政府鼓励。问题在于,第一,由于农民的宅基地当初大都是无偿取得的,所以退还给集体并不会获得很多补偿;第二,如果宅基地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流转,也很少有人愿意出高价购买,更何况由于很多农民已经进城,有的村已经成了空心村,宅基地大量闲置,在村集体内部难以盘活。此外,土地管理法修正案提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条件。第十七条还要求统筹安排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用地,满足乡村产业和基础设施用地合理需求,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但是,要促进城乡发展,就要允许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如果取消了宅基地只限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的规定,无须政府鼓励,农村大量闲置的宅基地自然就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在城乡之间得到有效的配置。进一步说,目前全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总量在19万平方公里左右,约是城市建设用地的两倍多。在如此体量的集体建设用地中,所谓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只占了14%左右,而且这部分土地大部分已经在使用中,允许入市只是相当于“先出生后补证”,并不能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因此仅靠这一点土地入市不能缓解城市建设用地供不应求的现状。而集体建设用地中宅基地的比例超过70%,并且相当一部分处于闲置状态。这样看来,此次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只是缩小了征地范围,但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范围并没有扩大。4中国建设报:如此看来,此次土地管理法修改还是留下了很多遗憾。您对以后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有什么建议?蔡继明:我认为,一方面,要让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检索一下此次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规划”“行政”“管理”“计划”等词语多次出现,却唯独没有提到“市场”,那就更不用说“市场配置资源”了。所以,下一步应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让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要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土地制度的发展历程,有两个变革特别引人深思。一是安徽小岗村农民自发探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深圳市政府首次以公开拍卖的方式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这在当时都是“不合法”的,但后来均得到了政策的允许,而且得到了法律的认可,从而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下一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特别尊重农民已经做出的有益探索,就如同当年承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深圳市政府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一样。可以预期,通过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的宅基地充分、完整的用益物权和抵押物权,与城市国有住宅建设用地具有同等的权利、平等入市,将有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这样的探索对于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意义非常重大。监
2019年9月2日
其他

对话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张伶伶:好的建筑作品要在特定的区域制约中进行设计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量级建筑作品的完成,为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我国的建筑设计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既有与西方建筑风格平行发展的一般类型,也有深受本土文化影响的特殊类型。为回顾70年来我国建筑设计发展历程、总结经验,中国建设报记者近日独家专访了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张伶伶教授。对于如何设计出好的建筑作品,张伶伶教授分析认为,首先需要找准每座建筑在城市中的位置,要淡化建筑本身、更多关注其所在的城市。同时,为防止出现“千城一面”现象,建筑师需要在特定的区域制约中进行建筑设计,并与自然、城市和文化产生必要的关联,这样的建筑才会在城市中独特存在,该城市也会因为有了这些特殊建筑的存在而具备独特个性。1中国建设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建筑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进行划分的话,您认为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分别有哪些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张伶伶: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国家的建筑风格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是一个阶段,主要以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建筑风格为代表,这些建筑既接受了现代主义的手法,也有民族风格的尝试,大量建筑体现为实用性基础上的简洁装饰。代表性建筑作品有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等“北京十大建筑”。改革开放以后是一个阶段,显著特征是西方建筑思潮的大量涌入,我国建筑界在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中艰难探索自己的道路。代表性建筑作品有北京亚运会场馆等。进入21世纪则是另一个阶段,在经过留洋潮和跟国外建筑师的竞争后,中国的建筑师们不断努力,逐渐建立了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在回归地域和本土化设计实践方面取得了成效。代表性建筑作品有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目前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只有坚持本土化、地域化实践,才会赢得更多的认同。2中国建设报:很多地方近期对“大、洋、怪、重”地名等乱象进行了清理,您认为当前我国的建筑存在“求洋”“求怪”现象吗?近年来新中式建筑的蓬勃兴起,是不是代表传统建筑正得到更多的认同?张伶伶:经过了一段时间多元化建筑设计思想的冲击,我国建筑界正逐渐建立起以中国的地域现实为参照的设计自觉。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差异性复杂等因素,建筑学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很多地区仍然存在“求洋”“求怪”“求形”的现象,从本质上看是对我国地域现实的漠视和对本土文化的不自信所导致的,这种现象应该尽快改变。新中式虽然倍受关注,但也有被“泛化”的危险。如果“新中式”只是作为一种风格,建筑完成后的符号装饰,那么这种建筑不能代表传统,也没有真正的生命力;如果“新中式”能抓住传统建筑的空间本质和场所精神,在当代的语境下进行真实的表达,这才是传统复兴的真正内涵和标志。3中国建设报:很多城市把超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建筑也越建越高,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您认为什么样的建筑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地标性建筑?张伶伶:超高层建筑在体量层面确实具有视觉上直观的冲击力,但是一座建筑是否能成为地标,高度只是一个方面的因素,甚至不是必要的条件。如果一个城市里所有的建筑都“争高斗奇”,希望成为地标,那么整个城市的面貌将注定一片混乱。只有每座建筑找准自己在城市中的位置,淡化建筑本身、更多关注城市,才能成为真正的好建筑。地标建筑必须是城市中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精神的建筑物,其精神属性应远远大于其物质属性。比如北京,无论新建多少大尺度的高楼,天安门都永远是北京的地标和精神图腾。4中国建设报:很多人抱怨“城市长得越来越像”,您所关注的“区域建筑学”针对“千城一面”有没有好的解决方式?张伶伶:我国的很多城市之所以长得越来越像,是因为很多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失去了对于“区域”的敏感性,所有的建筑都在相似的“任务书”的限定下生成,这就难免会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区域建筑学中的“区域”指与特定的设计对象产生关联的宏观结构。“区域”具有开放的尺度概念,小到一个建筑单体的设计,大到一座城市的规划,均需要先确定其所在的关联结构,以此构成设计对象的背景。只有在特定的区域制约中去设计,与自然、城市和文化产生必要的关联,建筑才能在城市中得以独特存在,而城市也会由此自然而然地生长出自己的特点,而非靠一些地标或导则形成。5中国建设报: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今年您也参加了农房专项设计帮扶工作。您认为农房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如何兼顾民族风貌和地域特色?张伶伶:农房设计应该特别注意深入实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尊重农村社会的结构体系和生活习俗。在设计中,切忌过多带入建筑师个人的喜好和职业习惯,应该尽量倾听使用者的真实需求,用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除了注重实际、因地制宜外,农房的风貌也很重要。民族风貌和地域特色不应该是表面化的、装修化的,应该内化于村落的布局、群体的组合和建筑的型制之中,成为地方习俗礼仪的物质化表达,成为空间场景的记忆化再现,成为居者乡愁的物化形态。理性丨建设性丨参考性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7号联络:010-51701869,18210241559报料:jsbcjbd@163.com
2019年8月20日
其他

对话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借力文旅融合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

“文旅融合”一经提出,“诗与远方”总算珠联璧合,让“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以承载更多内容和更为丰富的想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作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记录者,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对它们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正在探索中。整体而言,在保护对象上,已经开始从单体建筑扩大到历史街区、历史城市以及周围环境;在保护方式上,已经从过去那种冻结式的保护方式转变到更新与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在保护实践上,也由局部行为逐渐跨越到整体社会行为乃至全人类行为。从具体实践来看,无论是历史文化名城还是名镇名村,在保护和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跟旅游的结合。进入新时代,旅游已经从观光旅游阶段走向高品质体验生活的新阶段,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更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此情况下,如何借力文旅融合赋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围绕上述问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接受中国建设报独家专访时表示,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过程中,除了保护古建筑,本地居民作为文脉的传承者,文化的守护者,绝不能缺位。此外,还应该给本地居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和致富的机会,同时应该通过放开落户限制等想方设法让外地人留下来,有人有生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Q:文旅融合是近年来旅游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词,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游客对哪类旅游目的地最感兴趣?A: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旅游越来越成为广大游客的一种刚需。过去旅游是为了看美丽之风景,发幽古之思情,看的是山山水水和历史人文。但今天游客不仅要看美丽风景,还要享受美好的生活。所以那些有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商业环境、公共服务、交通体系的地方,往往是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比如苏州,它不仅经济发达,而且既有传统文化又有现代文化,当地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又比较有品质,再加它上靠近长三角这些主要的客源城市,所以作为旅游目的地它就会比西安、桂林更受欢迎。Q:目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工作正在全国大力推进,您对它们的发展现状怎么看?A: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广大游客比较喜欢的旅游目的地,无论是早期的西递宏村,还是后来的浙江乌镇、贵州青岩古镇或者四川阆中古城,这些受到广大游客喜欢的城镇首先自然环境往往比较好;其次是文化的生态保护相对完善;再其次是当地文化部门的保护和旅游部门的发展配合协调得比较好。事实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也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与旅游的结合,目前是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因为现在大家逐渐认识到名城名镇如果无人居住,它会慢慢衰亡乃至消失,所以在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就可以保证就算当地居民有外迁,但游客的进来还是可以增加当地人口,增加当地的生产和生活的活力。基于此,以前我每到一个古城古镇,都会问几个核心的数据,一是有多少本地人留下来,二是留下来的本地人年龄有多大。如果一个古城古镇只剩下老人与狗,那它就不可持续。它就只是一个建筑博物馆,一个历史的凭吊地,绝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主客共享生活空间Q: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的当地政府和运营商在获益的同时,本地居民该何去何从?A: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旅游发展,首先,本地居民绝不能缺位。因为本地居民是文脉的传承者,是文化的守护者。当年在发展乌镇旅游时,我就曾跟开发团队说“大家一定要记住,弯弯的石拱桥上留下的,可能就是白天看见的那个老奶奶的青春记忆,我们划着船走过的河流,可能就有门口老大爷当年娶媳妇时的美好时光。如果这些人都搬离,那这个地方是谁的?”所以本地人一定不能离开,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不能离开,法律上也不能离开。其次,要给本地居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即高质量就业。目前通过旅游的发展,解决了第一代本地居民的衣食住行问题,所以他会留下来。但二代三代年轻人,他要的是未来的生活空间,如果只有过去的繁华,相比外面大城市的无数机会,二代三代人还是会慢慢离开,给名城名镇只留下老人。因此,我们要为二代三代人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提供生产生活空间,提供业态、医院、幼儿园、学校、公共文化场所,等等,让他们能够生活下来。在江苏周庄,我曾提过一个理念叫嵌入式发展。例如周庄的空间是有限的,周边村子可能有500户人家1000口人,我们只拿出1/10的空间做民宿、物业和旅游的开发,大量的本地人依然可以生活在村里。然后我们再利用民宿赚取的利润,给当地修路、建医院等,当有了高质量的生活生产之后,二代三代就会留下来。再其次,要给本地居民致富的机会。现在本地居民普遍是通过就业、股权、土地资源等获得收入。实际上,我们还要推动本地居民经商办企业,让他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不过,在此过程中,我不赞成将一个村子全部做成咖啡店、网红店。一个地方能够长期存在下去,一定要为本地居民生产生活服务,如果单纯只为游客服务总有衰落的一天。主要为本地居民服务,顺便给游客服务才是最好的发展模式。我比较喜欢浙江西塘和湖州南浔,就是因为这些古镇主要是当地人在生活,外地游客只是过来分享他们美好的生活空间,这就好比穷人请客与富人请客。穷人请客是将平时吃不到的食物拿出来,杀猪宰羊的款待,但这并不是他的生活常态,而富人请客就是多个人多双筷子。所以对于名城名镇的保护利用,一定一是要尊重本地居民的生存发展意愿,二是要以本地居民为主来发展,让文脉延续下去,才是旅游业发展最应该遵循的原则。Q: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经商运营的外来人,如何能让他们留下成为当地新居民?A:如何让外来经商的、务工的管理人变成本地人,让他有归属感,这是一个非常深刻问题。提及归属感,首先父母可以给人一种血缘上的归属感;其次古宅可以给人房屋土地上的归属感;再其次就业机会可以给人经济发展上的归属感。显然父母不可能给他,但本地户口却可以开放。开放落户限制后让他们拿一个名城名镇的户口,并分与宅基地,他们基本也就愿意长期生活在这里。当然在制度设计上,也要充分保护本地居民的权益,以免让本地居民产生掠夺感。本地人和外地人互不排斥,这才是最好的。既然之前可以有新上海人、新苏州人、新厦门、新深圳人,那么现在也可以有新乌镇人,新名城名镇人。除此之外,这些管理人员往往受到较好的教育,能带来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开阔的视野,对改善当地人口的综合素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巨大帮助。所以放开户口、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宅基地,让外地人留下来,这是我真正希望看到的。Q: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人们的旅游更偏向对地域文化的体验和感受,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该如何设计其旅游项目和产品?A:第一,一定要明白,广大游客需要的是美好生活体验,不是体验不一样的事物。体验是在相似性和差异性之间是最好的,比如喝咖啡,在漫咖啡喝咖啡会让人感觉整个生活状态是放松的,因为咖啡店里的设施设备、场景都是很随意的状态,这就说明喝的不仅仅是咖啡,还有轻松的环境。喝咖啡是相似的,环境是差异的,这种体验就是好的。由此可见,对于当代人的体验设计一定要建立在现代的生活方式之上,在基本的安全品质基础之上来追求差异性,这个理念必须要明白。第二,产品要强调功能性。目前很多文创产品做着做着就容易趋同,不是书签就是口红。首个做书签口红的可能会引起游客的兴趣,但到处都是,游客就不感兴趣了。所以好的商品、好的项目一定是有功能性的。房子是住的、茶是喝的、饭是吃的,有了功能再去谈其他。如果没有功能,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第三,更重要的是产品可触摸。像儿童,男孩喜欢舞宝剑,女孩喜欢丢沙包,不管是过去的滚铁花还是现在的游戏机都是可以触摸的。实际上,有很多项目虽然包装得很精美却不让碰,一不能碰,人们就会对它失去兴趣。还有小孩想要的东西,一般是拿到手后马上就会玩。这个心理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很多文创产品和文创项目的研发和设计本身,如果没有生活就没法做。我有一个概念叫回到日常生活场景,就是希望回到生活本身研究文化创意和旅游项目。理性丨建设性丨参考性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7号联络:010-51701869,18210241559报料:jsbcjbd@163.com
2019年8月7日
其他

对话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朱耀垠:借力“共同缔造”加快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增强居民幸福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既是1500年前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世外桃花源,也是人们对诗意般美好生活充满无限向往的真实写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好人居环境的需求和高品质生活日益增长。为进一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快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年来率先提出并开展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下简称“共同缔造”),以求解决当前我国城乡人居环境状况不平衡、一些地区环境仍旧脏乱差问题,致力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何要推行“共同缔造”?具体实施路径是什么?围绕这些热点问题,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朱耀垠在接受中国建设报独家专访时表示,进入新时代,通过“共同缔造”这种科学的方式,组织开展广大城乡居民都感兴趣的且能激发他们参与热情的系列活动,不仅能使他们消除彼此内心的隔膜,增强互相了解和熟悉程度,也有利于互帮互助互爱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有望变得更舒适、更方便,精神也会更轻松,幸福感、获得感也就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中国建设报:“共同缔造”某种程度上是新时代我国城乡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方法论,在具体落地过程中有哪些亟须解决的现实瓶颈或要突破的藩篱?朱耀垠:我认为有四方面的问题:一是群众的参与问题。如果群众的参与热情不高,可能与其对自身利益的认识不足有关,也与城乡社区规模过大不方便群众参加有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缩小地理空间,在农村尽量以自然村落为活动范围,在城市要以物业小区为活动单元,它有共同的物业、环境和公共事务,这种情况下,再从群众房前屋后的事做起,从群众共同感兴趣的活动做起,就能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二是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对于分散的个体群众,之前由单位来组织,现在由社区居委会来组织,但是对于需要社会组织来帮助他们组织的活动,比如老年人想玩扑克、想下棋、想唱歌等,居委会却不能完全组织得起来。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现在政府听取群众的意见不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也不够多。比如很多时候是政府给群众做决策,提供的公共服务与群众的需求不对接,或者对接得不够紧密。还有就是公共资源的层级匹配不合理,所以总书记要求把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让资源下沉到社区,这样才能更好为群众服务。四是基层党组织不健全。虽然现在的社区都有党支部,但是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制度却没有完全得到落实。原本居民的活动是要靠党组织来引领,靠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来引领,现在既存在没到社区报到的党员,也存在一些流动的党员,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发挥不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中国建设报:“共同缔造”的工作路径是“五共”——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在此过程中,政府组织、社区运营商、群众各自的角色和担当分别是什么?如何实现他们之间的互融?朱耀垠:“共同缔造”的核心要义是“共同”。一方面,要推动各类主体共同参与。推进社会治理方式由政府单向管理向社会多方参与转变,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形成各主体合作、多手段统筹、全方位互助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同时,也要着力培育公共精神。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实践,培育以“勤勉自立、互信互助、开放包容、共建共享”为基本内涵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从根本上激发社会发展进步的内生动力,夯实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在此过程中,“核心是党建,基础在社区,分类为前提,群众为主体,制度做保障”。政府要从“台前”到“幕后”,变身为工作坊的发起者和引导者,承担协调保障的职责,为开展工作坊提供相关的政策指引、场地支持、活动保障等。社区运营商在服务群众的同时要沟通居民之间的联系,同时要策划组织社区活动、维修改造社区公共项目、运作社区公共场地,比如乒乓球台、篮球场等,为居民开展共同活动提供方便。还有一些比如社区营造的专业机构,会提供社区改造方案,提供专业性意见,让居民再讨论再完善,引导社区品质提升。群众作为社区协商的主体,要发挥主体作用,决策共谋、凝聚民意;发展共建、凝聚民力;建设共管、凝聚民智;效果共评、凝聚民声;成功共享、凝聚民心。他们之间的互融,关键在于“共同缔造”构建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治理体系。纵向到底指的是以区县、街道、社区三个层级为基础,自上而下明确各级政府职能定位,梳理各层次的职能范围与工作重点,简政放权,构筑分工明确、上下联动的治理架构。横向到边主要指把个人纳入到以党组织为领导的各类组织中来,进行社会治理事务的共同协商和统筹管理。协商共治就是以协商民主的方式方法、制度机制,推进居民的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真正发挥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中国建设报:幸福来自熟人社会的归属感,而这恰恰是现代社会城市社区较为缺失的,为了让住在城市社区的人有归属感,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朱耀垠:以前中国是熟人社会,归属感比较强。在农村,村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为基础形成的,有共同的农业生产实践;在城市,单位建立各自的社区,社区由单位来管理,互帮互助,互相有心理上的依靠和依赖。但现在社会的流动性在增加,农村与城市之间、城市不同区域之间、同一个城市内部之间的流动以及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使得中国社会逐渐变成一个生人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正因为大家之间的陌生,所以就缺乏归属感。现在就是希望通过“共同缔造”,通过一定的载体,例如房前屋后的事情,还有群众共同感兴趣的、能激发他们参与热情的活动,使他们消除彼此内心的隔膜,相互认识和熟悉,互相帮助和关爱。在此基础上,群众便可以生活得更舒适、更方便,精神上也会更轻松,幸福感、获得感也就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中国建设报:是什么契机让您关注并研究“共同缔造”这个话题的?解决老龄化带来的相关问题是否和“共同缔造”有关系?朱耀垠:现在社区里大部分参与“共同缔造”的都是老年人。在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在组织农村老年人方面,老年人协会起到了很大作用,比如组织老年人开展集体活动、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等,效果明显。在城市,经常参与社区活动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包括流动的老年人和退休的老年人。开展“共同缔造”,也是想通过这些活动来解决老年人内心的孤独感,促进他们的社会参与,让他们在社会参与中提升生活质量,实现自身的价值。比如有些社区的图书室就是由老年人来管理,事实上他们也很认真地管理得井井有条;为了解决4点放学后儿童没人管的问题,老年人也在社区成立了活动室,让孩子们到活动室去,由他们来教孩子们唱歌、跳舞、书法和工艺,这就增加了孩子们的实践技能和扩大了孩子们的视野,同时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形成了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从中他们知道老年人是有智慧有经验的,是值得他们尊敬和学习的,这就容易形成老少共融的社会、和谐的社会。理性丨建设性丨参考性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7号联络:010-51701869,18210241559报料:jsbcjbd@163.com
2019年7月23日
其他

中国市长协会副会长齐骥:实现建筑工业化是全面提升中国建造业水平的必由之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一系列国家大事和民生关切,让这一年备受期待。回首过去70年来我国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所取得的非凡成就,时常让我们感慨万千。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整体人居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如同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生动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大城乡建设者们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今年的新年贺词当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这是总书记对工程建设和建造者们的最高褒奖,也是我们从事工程建设人得到的最大精神鼓励和激励。目前,我国有5500万左右的建筑从业人员,2018年创造了23万亿元的总产值,从体量上看,中国无愧于“世界第一建造大国”。但从质量上来看,中国建筑业整体而言依旧停滞在相对落后的水平上。一些普通的建设项目,质量通病、质量缺陷还是屡见不鲜,这与“世界第一建造大国”的地位非常不相称。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尽快从建造大国迈向建造强国。新时代呼吁新的质量提升,那么如何提升我们的建筑水平?之前我们习惯性通过质量检查加强监督,通过评比来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应该说,在此前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但这不是治本之策。随着我国综合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我们已经有能力将我们传统的建造模式提升到工业化建造的水平。要想全方位提升中国建筑产品的质量,就应该走一条全新的改革道路。具体的说,我们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今天谈绿色建筑已经不仅仅是十几年前所强调的“节能、节地、节水、环保”,其内涵早已超出了当时的定义。全方位的绿色建筑,应该从更高的层面上、更广的纬度上来解读。在实现的途径上,绿色建筑应该走一条全新的工业化道路,通过工业的产品标准、工业化的建造模式,来实现建筑方式的根本性改革和创新,以从本质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实现建筑工业化,是全面提升中国建造业水平的必由之路。大家目前仍然为是否推行装配化建筑而持有不同的意见,事实上,装配化只是实现工业化建筑的一种手段,建筑工业化才是目标。在我看来,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至少两方面的更替:一是把现场操作搬进车间加工,劳动条件有极大的改善;二是原来用人来做的工作,用机器来代替,机器总比人在质量保证方面更可靠。此外,数字化科技成果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可能是下一步在全面提升建筑质量过程中应该关注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有一句话,大家一定要铭记在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我坚信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住房的追求和需求不会停止,这是我们不断提升建筑产品质量的不竭动力。中国建设报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所属的主流媒体,长期以来一直秉承正确的政治办报方向,宣传和解读建设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积极推进建筑领域的科技进步。这次论坛办的很有意义,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能够引起社会及专家、学者、企业对建筑质量更高层面的关心,让我们共同携手以促进中国建筑质量的不断提升。(本文为作者在“2019品质升级助力智慧湾区建设高峰论坛”上的致辞)2019品质升级助力智慧湾区建设高峰论坛系列报道:“2019品质升级助力智慧湾区建设高峰论坛”6月19日举办“2019品质升级助力智慧湾区建设高峰论坛”举办,新型建造体系受行业广泛关注中国建设报社社长王胜军:依托品质升级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的置业总裁赫恒乐:缔造高质量的智慧生活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王铁宏:践行绿色建造,助力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房地产发展要有风险意识、大局意识、精品意识和声誉意识中国建筑学会叶明:发展新型建造方式要有系统性和产业化思维美的置业甘生宇:打造家、社区、城市三位一体的全场景智慧生活圆桌对话:品质升级如何赋能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理性丨建设性丨参考性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7号联络:010-51701869,18210241559报料:jsbcjbd@163.com
其他

美的置业总裁赫恒乐:缔造高质量的智慧生活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现如今,质量强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处在新形势、新市场环境下的时代企业,必须紧扣用户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不折不扣落实好“质量强企”战略,全方位打造企业以及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必然选择,也是必然趋势。佛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性城市,一直以来都以制造业闻名。美的置业正是从这里深厚的制造业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企业,具有与生俱来的制造业精细化、高品质的基因。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积极探索并追求像制造业一样造房子。目前,美的置业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运用“匠芯”建造体系,并通过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提升工程质量与居住品质,以求为用户带来绿色环保、品质均好的全新居住体验。与此同时,我们还围绕主业,致力于实现智能产业化与建筑工业化的协同发展,以产业发展驱动产品创新升级和质量的同步提升。正在火热建设中的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之一,在今后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建设智慧湾区成为题中要义。这次高峰论坛提出“品质提升助力智慧湾区建设”,充分体现了质量是一个综合性命题,还需要将智慧、物联网、数字化等新技术创新应用,纳入到人居质量的体系中,进而打造高质量智慧生活。就智慧湾区建设而言,智慧社区是重要载体。2015年,美的置业率先以一站式智慧生活整体解决方案,打造核心产品——智慧健康社区,全面提升了智慧建筑的品质和用户体验,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湾区乃至全国业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长远来看,缔造高质量的智慧生活,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出席这次高峰论坛的嘉宾们都已实地观摩过美的置业“匠芯”建造体系与智慧健康社区,在此,我们诚挚地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帮助我们不断改善和提升。这也是我们承办“新型建造体系助力工程质量提升系列活动”的初衷。今后,我们将继续强化质量原动力,强化智慧新动能,为社会创造更好的效益。2019品质升级助力智慧湾区建设高峰论坛系列报道:“2019品质升级助力智慧湾区建设高峰论坛”6月19日举办“2019品质升级助力智慧湾区建设高峰论坛”举办,新型建造体系受行业广泛关注中国建设报社社长王胜军:依托品质升级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王铁宏:践行绿色建造,助力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房地产发展要有风险意识、大局意识、精品意识和声誉意识中国建筑学会叶明:发展新型建造方式要有系统性和产业化思维美的置业甘生宇:打造家、社区、城市三位一体的全场景智慧生活圆桌对话:品质升级如何赋能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理性丨建设性丨参考性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7号甘家口大厦联络:010-51701869,18210241559报料:jsbcjbd@163.com
其他

圆桌对话:品质升级如何赋能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话嘉宾:广东省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其他

中国建设报社社长王胜军:依托品质升级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质量之魂,始于匠心。经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不仅有力支撑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还为亿万城乡居民现代生活提供了基础条件,创造了良好环境。但与此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拼规模、拼速度的粗放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对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对行业内每一个企业,都刻不容缓。还要清醒地看到,进入催人奋进的新时代,人们更加追求绿色、健康、舒适、智慧的生活环境,更加追求生命的丰盈与精神的丰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呼唤系统性品质提升,呼唤更高质量的发展。大量实践证明:品质决定竞争力。只有牢固树立“品质为王”“品质第一”的建设理念,不断强化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动体制和机制创新,将品质升级变成常态化行动,才能生产出经得起时间和市场检验的高质量产品,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尊重。这也正是中国建设报社策划“新型建造体系助力工程质量提升系列活动”、举办“2019品质升级助力智慧湾区建设高峰论坛”的初心。从蓬勃发展的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来看,不断强化品质升级,既是适应新形势、落实新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进一步服务民生、造福人民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工匠精神、坚守品质正被越来越多企业所推崇,成为众多住房和城乡建设者坚定的信念。粤港澳大湾区在我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典范的进程中,品质始终是内核,品质升级始终是常态。佛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这在对品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品质升级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中国建设报作为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新闻宣传的主阵地,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宣传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发掘传播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树立行业旗帜和样板,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职责使命所在。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本次论坛,搭建交流互鉴的平台,推动全行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部党组工作要求,让品质升级行动常态化成为行业发展共识,让重视质量、建造精品成为社会风尚,进而让质量红利得到更大程度释放,进而更好助力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人民美好生活。理性丨建设性丨参考性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7号甘家口大厦联络:010-51701869,18210241559报料:jsbcjbd@163.com
其他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房地产发展要有风险意识、大局意识、精品意识和声誉意识

对于房地产的发展,很多人最近可能会感到比较纠结。我觉得需要有一个冷静的认识,不能太冲动,具体而言,房地产发展需要有“四个意识”。一是风险意识。这里的“风险”不是指企业以及项目经营中的风险,而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对宏观经济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中央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中,第一项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数据显示,20世纪以来,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在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中的占比不断攀升,2018年已经达到78.9%,也就是说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80%被用在商品住房上,那其他消费就只剩下20%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居民的消费都被住房这一件事占了,那人们的生活品质怎么提高?另外,从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在GDP中的占比数据来看,美国1978年人均GDP是1万美元,当时美国的居民家庭住房杠杆率不到20%。从发展水平看,我国的住房杠杆率比当时美国的要高得多。另外,还要看商品住宅销售额在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中的占比。有研究显示,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贷款年还款额占家庭可支配收入超过50%,那就意味着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用于吃和住的费用占收入的60%~70%,这是需求端的风险。需求端的风险会传达到供给端,供给端的风险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目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风险防范意识确实需要加强,我们不能靠不断“吹泡沫”来维持经济的增长。虽然现在风险泡沫不至于马上破裂,但如果不提前防范的话,最终一定会受到严重伤害。二是大局意识。房地产与社会方方面面的联系非常紧密,我们不能只从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企业的角度来看待房地产问题。本世纪以来,从全国范围来看房价的增长比居民收入增长要慢,但中心城市房价的增长速度比居民收入要快得多,中心城市居民家庭收入增长中差不多50%被房价增长吞噬了。名义上我国每年居民收入增长率在8%左右,而实际上有一半是房价增长“虚拟”的,居民真正能够用于其他方面支出的要少得多。恩格尔系数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用于吃和住的费用占收入的70%。现在人们比较关注教育和医疗,2013年,我国教育、医疗的增长幅度开始降为个位数,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人们教育、医疗支出增长愿望不强;二是教育、医疗的成本下降;三是某种消费把教育、医疗的消费增长挤占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和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住房支出占比太大就挤占了人们在教育和医疗上的支出。此外,中央呼吁了很多年,也采取了很多措施,要求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但资本具有逐利性,一定会选择利润更高的领域。几年前有一个故事,一个“ST”企业把北京的两套房卖了就把“ST”摘掉了。这样发展下去,怎么能让企业投资实体经济?去年我在山东跟几个企业家座谈,我问他们要投资芯片还是投资房地产,他们的回答都是投资房地产。我国要想真正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一定要依靠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没有这两个产业,我们只能把企业做大,不能把企业做强,而且企业发展会处处受制于人。去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是76.2%,其中30%是靠住房推动,而30%中的70%是靠房价上涨推动的。如果经济的增长是靠价格增长“虚拟”的话,那经济增长是没有潜力的。三是精品意识。前几年房地产市场发展很快,市场上供不应求。但是现在住房的供需正逐步走向平衡,那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我觉得今天举办“2019品质升级助力智慧湾区建设高峰论坛”非常有意义,未来肯定需要“高质量发展”和“匠心精神”。在这方面,首先要提高精度。当前我国住房的建设存在不小误差,虽然设计图纸上标注的是毫米级的,但大多数住房的实际误差都是厘米级。手工缩小误差比较难,可以通过工业化生产把精度提高。其次要满足绿色健康的要求。这里的“绿色”不仅是指居住生活的绿色,还有建造过程的绿色。再其次是减少浪费。减少建筑垃圾,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是24亿吨,按初始成本500元一吨计算,总价值达1.2万亿元,另外还要加上运输和填埋费用。最后是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区建设。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区建设要有优先次序——安全、健康、舒适。现在智能家居让人越来越懒惰,实际上智能家居建设不是要把人培养成懒人,而是提高舒适度,但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安全问题。四是声誉意识。在房屋实际买卖过程中,不规范甚至违法违规等行为不断上升,交易不规范占比60%以上,比如双合同、送面积、虚假宣传、虚假承诺、伪造购房资质、隐瞒房屋隐形瑕疵、制造紧缺市场气氛等。这些其实都关系到企业的声誉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理性丨建设性丨参考性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7号甘家口大厦联络:010-51701869,18210241559报料:jsbcjbd@163.com
其他

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王铁宏:践行绿色建造,助力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建筑产业的发展成绩令人瞩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可或缺。2018年全国建筑产业的总产值23.5万亿元,同比增长9.9%,占GDP约26%,从业者5563万,是名符其实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当前,建筑产业正在实现装配化、信息化、标准化、绿色化、设计施工一体化全面且迭加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确到了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些年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其中,中国建造已得到行业内外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同。从本质上讲,中国建造就是中国建设,既包括城市房屋、市政基础设施,也包括各类基础设施。从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来看,中国建造是全领域(即广义基本建设)、全过程(即包括设计、施工等)、全产业链(即包括基本建设所涉及到的所有相关产业链条方面)的全面转型升级。所谓绿色建造,实质上是建筑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问题。无论是建造出来的房屋或基础设施,还是整个建造过程,都要在全面转型升级基础上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系统地回答怎样改革、怎样转型、怎样跨越这三个基本问题。关于深化改革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就建筑市场模式改革以及政府监管方式改革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关于市场模式改革,明确鼓励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关于招投标制度改革,明确按投资主体重新要求,对社会资本投资项目不再简单一刀切;关于政府监管方式改革,明确对甲乙双方同等要求;关于质量监督主体责任改革,明确要研究建立质量监督体制等。推进公共投资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一是建设模式必须转变,要充分体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二是市场模式必须转变。推进EPC改革的关键在于形成真正意义上优化设计、缩短工期、节省投资的甲乙双方理性契约关系。推进PPP改革则是更深入的改革,是投资方式改革的深化,必然产生公共投资项目全面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改革都是深层次的,方向也是正确的,效果令建筑业期待。现在关键要看这些改革“怎么落地,什么时候落地”,要真刀真枪推进改革,要抓住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拿出解决办法,这样才能确保质量。关于转型升级问题。要以绿色发展为主线,全面深入地推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发展等。绿色发展的核心在于低碳,低碳经济揭示了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质,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方向,同时要有引领世界城市规划建设发展方向的自信。关于装配式建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我国现有的传统技术虽然对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贡献很大,但弊端亦十分突出:一是粗放式,钢材、水泥浪费严重;二是用水量过大;三是工地脏、乱、差,往往是城市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污染源;四是质量通病严重,开裂渗漏问题突出;五是劳动力成本飙升,招工难管理难质量控制难(这一条恰恰是最本质的)。这表明传统技术已非改不可了。经过近1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装配式建筑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很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建筑(PC),适合于量大面广的多层、小高层办公、住宅建筑。二是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适合于高层超高层办公、宾馆建筑,部分应用到住宅建筑。三是全钢结构预制装配式建筑,适合于高层超高层办公、宾馆、公寓建筑,完全替代传统技术,更加节能、节钢、节混凝土、节水,部品化率可达80~90%。之所以提到以上三种装配式模式,就是要说明此装配式非彼装配式,对此要有全面辩证思维。在城市人民政府如何将政策落地方面,上海市引领了发展方向,该市规定2016年起外环线以内新建民用建筑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外环线以外不少于50%,并逐年增加。概括上海市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倒逼机制+鼓励和示范。上海市之所以引领全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其成功经验就是真明白、真想干、真会干。根本原因是,该市市委市政府决策领导有把发展装配式建筑这件大事做好的坚定意志。作为建筑业企业,要想做好装配式建筑,需要回答好四个问题:一是要不要发展装配式建筑,二是发展什么样的装配式建筑,三是以哪个城市为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四是怎样更好地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的进一步发展还应关注三个结合,即装配式+BIM,装配式+EPC,装配式+超低能耗被动式,再下一步更要关注装配式+智慧建造。关于科技跨越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设数字中国。要建设数字中国,就要建设数字城市,基础在于建设数字建筑,建设本身应当实现数字建筑业(包括项目、企业、行业管理)。目前,行业里已经有了一些新的动态和好的案例值得关注。如北京中国尊项目,经做工作,业主同意仅仅投资了1000万元的BIM经费,只占中国尊总投资额的约万分之四,就发现了11000多个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所节省的投资和创造的价值超过2亿元,缩短工期超过6个月。周大福项目,在设计院的配合下,施工方与设计方共同从设计阶段开始建模,这样BIM就从设计到施工、运维全部打通,创造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和全产业链的应用价值。北京亚投行项目,在主体结构施工中率先引入无人建造、智能建造的概念,已有行业专家拟将北斗卫星定位技术与项目施工过程相结合,实现毫米级定位,以此实现数字孪生。目前有些城市已经开展关于智慧城市管理的试点示范研究,我认为其核心还在于基于BIM的数字建筑或数字建造技术集成应用的实践。另外,集中采购与大数据平台的融合将会彻底改变建筑业企业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模式。在推广应用BIM技术中,突出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IM基础平台,目前市场上规模较大、应用比较成熟的BIM基础平台,都掌握在国外软件商手中。这会引发三方面严重问题:一是对国家信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二是无法实现BIM技术应用价值的最大化,三是制约我国建筑业企业及建筑软件商创新引领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要从国家战略的层面加以解决。理性丨建设性丨参考性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7号甘家口大厦联络:010-51701869,18210241559报料:jsbcjbd@163.com
其他

“2019品质升级助力智慧湾区建设高峰论坛”举办,新型建造体系受行业广泛关注

创新决定能飞多高,品质决定能走多远。进入新时代,住房消费要想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对产品及服务的系统性品质升级。就正在加速转型升级的企业而言,回归以人为本,坚持品质为王,推广应用先进品质管理方法,依托品质升级助力企业产品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同步提升,势在必行。为深度挖掘品质升级实践典型经验、案例,通过提炼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以供决策参考,6月19日,由中国建设报社主办,美的置业协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建筑学会支持的“新型建造体系助力工程质量提升系列活动”之“2019品质升级助力智慧湾区建设高峰论坛”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当天,中国市长协会副会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齐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俊,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王铁宏,中国建设报社社长王胜军,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叶明,美的置业总裁赫恒乐,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会委员会主席郭建华,广东省房地产业协会会长王韶,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主任李素华等嘉宾,在实地走访美的置业5M智慧健康社区项目后从多个维度论道品质升级并就相关话题展开了研讨。
其他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七):专业性和大众化融合促进可持续发展

编者按:保护好、利用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是塑造城乡特色风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通报批评5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力城市,这源于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建立35周年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工作情况的评估检查。近日,两部门又印发《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情况的通报》,通报了评估检查情况,系统总结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检查只是手段,批评意在督促,明确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对策、思路才是根本所在,为此,本报特别约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的专家撰写文章,介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念、方法、路径,共同探寻可持续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保护之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专业性历史文化名城是特殊类型的城市,具有城市的所有功能。其特殊之处则体现在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园林、规划等诸多载体中。最近,在北方某高校建筑、园林、规划专业的招生介绍中有如下表述:“风景园林,是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门学科。”关于建筑和规划,则引用了贝聿铭的话。“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学习好这些专业的基础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地方历史文化……”。建筑、园林、规划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不可缺少的。国际视野的不断拓展和保护对象的不断增加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业性不断扩展的原因之一。1931年,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第一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通过了《历史古迹修复宪章》,也就是通称的《雅典宪章》。《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是对建筑(文物建筑)的保护。“与会者所代表的各个国家里,占主要地位的倾向是彻底放弃复原和避免它所造成的危害,而代之以用经常持久的维修来保护文物建筑。由于坍塌破坏而必须复原时,应该尊重过去的历史和艺术作品,不排斥任何一个特定时期的风格。”1964年,在意大利威尼斯召开的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通过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也就是通称的《威尼斯宪章》。《威尼斯宪章》的主要内容是对历史地段的保护。“历史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对一定规模环境(历史地段)的保护。古迹不能与其所见证的历史和其产生的环境分离。”1987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会议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即《华盛顿宪章》,扩大了历史古迹保护的概念和内容,提出了现在学术界通常使用的历史地段和历史城区的概念。“本宪章涉及历史城区,不论大小,其中包括城市、城镇以及历史中心或居住区,也包括其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除了它们的历史文献作用之外,这些地区体现着传统的城市文化的价值。今天,由于社会到处实行工业化而导致城镇发展的结果,许多这类地区正面临着威胁,遭到物理退化、破坏甚至毁灭。”2005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在我国西安召开。会议通过的《西安宣言》首次提出了文化遗产环境的定义。“历史建筑、古遗址或历史地区的环境界定为直接的和扩展的环境,即作为或构成其重要性和独特性的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特有的,在国际上通称历史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理念与国际保护理念是一致的,并且在某些方面是独具特色的。比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三个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文物古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历史地段(街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城区(历史古城及其周围环境)。法规定义的术语则包含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方法上,针对单体建筑、街区和古城,具体包括:明确保护对象价值、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落实和完善规划管理政策等。仅从保护方法上看,似乎比较简单。实际上,保护对象的复杂性让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专业性需要不断扩大和完善。以基础设施为例,涉及地上和地下的基础设施。地下的基础设施处理不好就会出现“马路拉链”。地上基础设施的高度控制与交通流量、城市风貌等密切相关。将地上与地下的基础设施结合起来则更为复杂,因此在城市规划中有管线综合专业。可以说城市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含管理科学)的综合体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大众化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居住其中或者游览于其中的人都是利益相关者,都有发言权。因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必须走大众化的路线。1995年,在英国伍尔夫汉普顿学术研讨会上,就中国小汽车快速发展的问题,国外学者提问时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的邹德慈教授。邹德慈教授的回答是“没有选择”。大英博物馆吴芳思女士(Francis
2019年6月17日
其他

“2019品质升级助力智慧湾区建设高峰论坛”6月19日举办

创新决定能飞多高,品质决定能走多远。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推动品质升级、践行高质量发展、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对产品品质及服务的系统性升级。为深度挖掘品质升级实践典型经验、案例,通过提炼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模式,以供决策参考,由中国建设报社主办,美的置业协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建筑学会支持的“新型建造体系助力工程质量提升系列活动”第二场活动——“2019品质升级助力智慧湾区建设高峰论坛”将于6月19日在广东佛山举行。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炉,“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被明确为粤港澳大湾区的5大战略定位之一。这其中,打造绿色、健康、舒适、智慧的现代化宜居生活环境势在必行,也从客观上要求广大建设者和相关企业尽早改变传统生产建造方式,加快推广和运用新型建造体系,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佛山在珠三角城市群、广佛都市圈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从客观上对高质量发展和品质升级常态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工匠精神、坚守品质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推崇。以美的置业为例,近年来,该公司一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应用“匠芯”建造体系,坚持用匠心打磨精工品质,提升房屋建造质量,改善人居生活体验。截至2018年底,美的置业“匠芯”建造体系研究在全国12个区域公司的119个标段落地,2018年“匠芯”工艺项目的应用面积为443万平方米,应用占比达51.9%。该体系无论在消费端还是在业内,都获得了不错反响,吸引了省市级观摩会在项目举行,也吸引了不少同行到项目参观考察。此外,美的置业还聚焦智慧地产,打造智慧健康社区,提供一站式智慧生活解决方案。“相比其他企业,在品质升级助力智慧湾区建设和践行高质量发展方面,美的置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依托美的制造业基因,具备更显著的产业优势。”美的置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品质决定竞争力,高度决定影响力。对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广大建设者和企业而言,只有牢固树立‘品质为王
其他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六):不随意改变历史空间格局及秩序

编者按:保护好、利用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是塑造城乡特色风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通报批评5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力城市,这源于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建立35周年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工作情况的评估检查。近日,两部门又印发《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情况的通报》,通报了评估检查情况,系统总结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检查只是手段,批评意在督促,明确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对策、思路才是根本所在,为此,本报特别约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的专家撰写文章,介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念、方法、路径,共同探寻可持续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保护之路。历史文化名城的物质性历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包括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传统街巷、古树名木以及这些个体历史要素所附着的历史空间格局。其中,历史空间格局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骨架。个体的物质性历史要素都是依托周边的空间环境而体现出价值的。历史空间格局一旦解体,个体的物质性历史要素便成为“无本之木”,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也随之永久丧失。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空间格局是什么?一般包含三大体系:一是重要街道、重要建筑与周边山水形势的关系;二是街巷网络的布局形态、空间尺度及由其限定街巷边界的建筑界面;三是建筑布局的平面肌理。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空间格局是名城的整体价值所在,也是个体历史元素价值的依托。在历史空间格局中,能直观体验到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景观的整体性。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空间格局也是一个城镇区别于其他城镇的特色所在。以江南水乡的古镇为例,因处于相同的文化地理环境,兴起和繁荣也处于相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整体上都具有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历史风貌。正是历史空间格局的不同让每一个古镇具备了独特的景观和价值。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空间格局是一成不变的吗?显然不是,它是时间持续积淀、空间有序生长而成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空间格局的保护应在视线景观、城市高度、空间尺度、建筑布局等几个方面保持上述三大体系的空间关系,而不是随意改变历史形成的空间秩序。然而,对历史形成的空间秩序随意改变的现象常常出现在历史城区、历史街区的更新和改造项目中。历史空间格局的保护不仅包含历史城区、历史街区内部的街巷网络、空间尺度、历史建筑等历史元素,同时还包含历史城区、历史街区物质环境更新以及社会经济复兴的任务。其中,历史建筑居住条件的改善是关键。历史建筑居住条件的改善往往是通过给原住民动迁补偿的方式来实现的。这不仅使历史地区整体丧失了原社区,对保持历史空间格局而言,则带来更大的风险,即高额的动迁成本会成为改变甚至破坏历史空间格局的原因。因为,高额的动迁成本会迫使投资者把非保护范围内和保护范围内不需要保护的建筑拆除并去建造体量更大、高度更高的建筑物,由此带来的交通、日照等问题将改变历史格局的整体性和历史景观的完整性。不论是为保护文化遗产还是为改善居住条件,是否一定要通过原住民的动迁来实现?关键在于居住条件改善的标准,也是许多城市所提出的“旧改标准”。与十几年前相比,城镇居民的居住状况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变化,住在老房子里的居民的居住条件也有了改善。主要问题是缺乏维修带来的安全问题、卫生设施缺失或不入户问题、厨房合用问题。如果将住房成套、设施达标作为住房改善的标准,则应因地制宜,制定不同城市、不同地段的居住标准,才可能摆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困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对城市发展资源的战略安排,这就要求统筹考虑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实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目标之一。统筹考虑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发展和利用的核心在于标准。标准应是渐进的,而不能是破坏性的。在充分发掘、发挥文化和遗产的价值,充分改善、提升居住条件和环境质量的要求下,制定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底线标准是我们当代人为后代传递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首要责任。(作者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延伸阅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一):以人为本、以研究为基础、以文化为导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二):遗产保护与民生人居环境改善兼顾并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三):建立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综合评价体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四):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真实性与完整性,延续原有生活功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北京经验: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苏州经验:坚持古城保护与新城发展并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杭州经验:发展文创产业助力工业遗产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扬州经验:以基础设施为重点推行小规模渐进式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厦门经验:活化利用焕发历史建筑业态新生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福州经验: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广州经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集聚化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阆中经验:保护为先理念让古城保持原始的纯净理性丨建设性丨参考性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7号甘家口大厦联络:010-51701869,18210241559报料:jsbcjbd@163.com
2019年6月16日
其他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四):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真实性与完整性,延续原有生活功能

编者按:保护好、利用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是塑造城乡特色风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通报批评5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力城市,这源于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建立35周年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工作情况的评估检查。近日,两部门又印发《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情况的通报》,通报了评估检查情况,系统总结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检查只是手段,批评意在督促,明确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对策、思路才是根本所在,为此,本报特别约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的专家撰写文章,介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念、方法、路径,共同探寻可持续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保护之路。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在于整体。梁思成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曾讲,北京有着整体的格局、风貌和秩序。北京等都城建设强调轴线,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按完整规划兴造。规整的里坊、方正宽阔的街道网,重点突出宫城、官署、钟鼓楼等,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市的特殊面貌。李约瑟讲到从外国传进来的塔:“虽然远离有特征的建筑造型整体,但仍和整个规划景观有联系,因为在中国不会有和整体无联系的东西。”我国古代城市建设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合法依规的礼法思想,体现了“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整体和谐观,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以及系统的整体思维方法和实践理性精神。这些传统文化思想和理念蕴含在保存至今的历史文化名城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文化名城的营建设计过程中,非常注重城市设计与美学设计,赋予了丰富而独具内涵的城市意象。传说旧时的泉州古城形似鲤鱼,东门如鱼嘴而东湖如珠,整个地形正好构成“鲤鱼吐珠跃龙门”的吉祥寓意,鲤城泉州也因此得名。温州是由我国晋代著名学者、术数名家、堪舆鼻祖郭璞占卜选址规划的。他选址严格遵守中国的风水格局以及天文地理中象理数的理念规划,根据“地有其形,则天有其星”的理念占卜选定。据《永嘉郡志》记载,“始议建城,郭璞登山相地,错立如北斗,城之外曰松台,曰海坛,曰郭公,曰积谷,谓之斗门,而华盖直其口。瑞安门外三山,曰黄土、巽吉、仁王,则近类斗柄。”这说明温州是由七座山构成的“斗城”。古城温州的地形地貌如同一只浮于瓯江口的神龟。在古人对温州城市规划的“二十八井以象列宿、塘河街坊走向、南北城门设置以及中轴线”等,都能找寻到龟的文化迹象。因此,名城要整体保护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保护相关的自然景观环境。名城的历史文化街区代表着城市某一时期的历史风貌,体现了古代人居环境的营建思想。街区的传统民居单独拿出可能并没有太多价值,但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整体风貌和格局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过程中,单独保护几个文物保护单位,将其他不是文物保护单位的传统民居拆掉重建,会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真实性造成较大破坏。真实性不仅是文物古迹保护的价值观,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最重要的价值观。拆真建假破坏了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的真实性,虽然有旅游价值,但历史价值却丧失了。传统民居的建造技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因此,在维修或新建改建时用传统技术、传统材料建造是允许的,但不能拆真建假。北京有许多四合院因为经济原因,只在承重部位如墙角等用比较好的整砖砌筑,外露部分不刷白;非承重墙体部分用碎砖或土填充,外露部分刷白。虽然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传统民居大体相似,但由于居民财力和审美不同,建造年代也不一样,所以每个建筑都会有各自的特色和细部装饰,若拆掉重建往往就会丧失这些历史信息。现代的历史文化保护理念中,真实性、完整性已成为各国共同必须遵守的文化遗产保护原则。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许多历史保护区内的民居,和我国民居一样为砖木结构,通过保护修缮外观、内部增设厨房和卫生间,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有了正确的价值观,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真实性、完整性的同时,还要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延续原有生活功能。居民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不能为了旅游把居民全部迁出。疏解过密人口只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要协调好保护与改善、旅游与居民、变与不变等方面的关系。(作者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延伸阅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一):以人为本、以研究为基础、以文化为导向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二):遗产保护与民生人居环境改善兼顾并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北京经验: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苏州经验:坚持古城保护与新城发展并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杭州经验:发展文创产业助力工业遗产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扬州经验:以基础设施为重点推行小规模渐进式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厦门经验:活化利用焕发历史建筑业态新生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福州经验: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广州经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集聚化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阆中经验:保护为先理念让古城保持原始的纯净理性丨建设性丨参考性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7号甘家口大厦联络:010-51701869,18210241559报料:jsbcjbd@163.com
2019年6月15日
其他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论(一):以人为本、以研究为基础、以文化为导向

编者按:保护好、利用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抓手,是塑造城乡特色风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维系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通报批评5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力城市,这源于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建立35周年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工作情况的评估检查。近日,两部门又印发《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情况的通报》,通报了评估检查情况,系统总结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检查只是手段,批评意在督促,明确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对策、思路才是根本所在,为此,本报特别约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的专家撰写文章,介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念、方法、路径,共同探寻可持续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保护之路。两次评估检查、两次通报批评。2012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建立30周年之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开展了全国名城大检查,随后根据检查情况,对因保护工作不力致使名城历史文化遗存遭到严重破坏的聊城、邯郸、随州、寿县、浚县、岳阳、柳州和大理予以通报批评。201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再次开展名城和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评估检查。近期,根据评估检查结果,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对山东省聊城市、山西省大同市、河南省洛阳市、陕西省韩城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力的城市予以通报批评。为何前后间隔5年,被通报批评的名城无论城市级别、规模,还是历史文化价值、历史影响都有所上升?可以看到,被通报的名城其所出问题无一例外都与城市开发建设有关,而其中大部分城市都采取了人、房分别处置的拆迁方式,即除了对认为无需保护的建筑采取全部搬迁拆除方法外,对一些要“保护”的建筑则实施“人走屋留”策略,以尽可能收回建筑产权,避免在改造过程中与原有居民发生关系。这种房地产商喜欢的旧城开发模式不知何时成为名城保护中普遍认同的“高效”方法,面对一个空荡荡的“无人区”,政府部门和开发商当然可以“为所欲为”。因此,要杜绝再发生类似问题,就应该在相关保护规范、条例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真正符合名城特点的建设发展实施方法。进一步明确并细化名城价值,围绕价值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整治方法。在目前条件下,当务之急是停止在名城及其他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城区和街区中采取简单化的土地出让方式以及开发商短线操盘的城市开发模式。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注重品质和环境的新阶段,对于名城和其他任何一座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或城区,在开展改造更新时,都不应再采取“三通一平”的土地出让方式,而应当将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生活、传统功能、传统空间形态和既有建筑作为地块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进行综合性的价值评估。要变“土地开发”为“城市保护与更新”,即要认识到“城市”是由活生生的人群、他们的生活及其历史文化所构成的。对城市、特别是历史城市的任何改变,都应首先研究这种改变可能带来的结果以及能够为居民作出的贡献。现行城市开发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只见地而不见人、只注重经济价值而忽略历史文化价值。应当认真学习和研究“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方式,在涉及城市保护与更新的决策过程中,大大提高全体居民的知情权和参与程度,大大提高各种城市建设和管理行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大大提高城市土地价值评估中历史文化和所有现状环境的权重。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推行“以人为本、以研究为基础、以文化为导向”的名城发展实施方法。在“长时段”中把握名城变化的速率和节奏。应当认识到,任何名城都存在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持续改变的需要,只是应当将这种改变控制在合理的程度之内。在历史上,城市一直在发生着种种改变,每个居民每年都可能会进行家庭改造或重建自己的宅院。从一个长时段来看,城市依赖于这种改变而时刻保持活力并与时俱进,而从人的一生来看,这种改变是比较有限而可识别的,因而也就易于形成对城市的认同感。在现代社会,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关键同样是把握并控制其在当前条件下变化的速率和节奏,使其能够在城市整体变革的背景下保持社会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在大规模城市化过程中,要求所有城市都保持传统的发展速率和节奏并不现实,也不可能。对于名城而言,限制其合理发展同样不可取。故应当坚持基于传统生活方式、文化遗产、空间格局、建筑形态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结合名城具体条件研究并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径。这些改变的要点应当以“适当改善、合理发展”为中心,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改造提升为主,对街区和传统建筑的保护修复要持之以恒。因为名城中的许多问题都是在历史过程中积压、叠加而形成的,因此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中加以稀释、解决。目前一些名城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出于要在短期内就大功告成的动机,这与名城自身所应有的变化节奏不符,超出了人们对名城空间环境所具有的“历史感”的期望值,最终成为“问题名城”。建立科学的名城保护经济长效机制,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名城与其他城市或城市片区一样,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活力、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动力作为支撑。名城经济不是房地产经济,而应是一种以社会资本为主导的聚合型社会经济系统。这种社会经济系统建立在政府、社会、居民多层次的投资主体以及房屋产权所有者、使用者、管理者、中介者等各自决策、互动博弈的基础之上,因而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非稳定结构。历史上,城市空间一直是官府、宗族、文人、商人、市民等各种社会经济力量交织互动的综合性结果。千百年来,这种社会经济运作方式造就了我们今天拥有的城市遗产,这是保证名城及其空间环境具有历史真实性、文化丰富性和景观多样性的历史基础。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寻求启示和经验。如果能够在名城保护中引入足够强大的社会经济力量,中和、平衡政府及开发商方面存在的某些不可控因素,倡导积极稳妥的名城保护经济理念,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许多特征都可以通过名城保护得以体现。实际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思想观念,都与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推崇并不断发展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密切相关,而后者正是在历史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建立起来的,是整个社会力量共同塑造的精神财富,应当在今后的名城保护中不断发扬光大。(作者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延伸阅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北京经验: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苏州经验:坚持古城保护与新城发展并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杭州经验:发展文创产业助力工业遗产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扬州经验:以基础设施为重点推行小规模渐进式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厦门经验:活化利用焕发历史建筑业态新生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福州经验: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广州经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集聚化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阆中经验:保护为先理念让古城保持原始的纯净理性丨建设性丨参考性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7号甘家口大厦联络:010-51701869,18210241559报料:jsbcjbd@163.com
2019年6月14日